拖着一条伤残的腿,每天5个来回至少要走5公里,为了10个外来娃下午放学后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她就这样强忍着腿疼风雨无阻地一走就是3年……44岁的郑健是小鲍岛社区“4点小课桌”托管班的“小步妈妈”——因为腿伤走路慢孩子们送她的亲昵称呼。每天下午3时15分,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包头路小学门口,没有一天迟到过。
【新闻内存】
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从小远离了自己的家,跟随着进城做工的爸爸妈妈 “漂”在城市;他们扎根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的“家”在农贸市场,在建筑工地,在阴暗狭窄的老楼院,拥挤得甚至连一张小小的学习桌都放不下。
他们和父母一起在城市里追逐着梦想,热闹的商场、繁华的街道、闪烁的霓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都与他们保持着天然的距离;他们没有昂贵的文具,没有品牌的服饰,也上不起各种各样的特色辅导班,他们甚至连一个帮自己辅导一下作业的人都没有!爸爸妈妈曾无数次地眼含着泪花说,只要能够改变孩子的命运,这辈子再苦再累都不怕!
外来娃,应该和咱城里的孩子一个样,因为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散落在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工厂周边民工村里的那些外来娃吧,也许你一个温馨的微笑、关注的眼神、轻轻的问候,或是一次有意无意的援手,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城里的月光,也可以把孩子们的梦想照亮!城里的月光,温暖着希望……
“帮助外来娃实现小梦想”新闻及提供援助热线18053212268(周昆),欢迎您的加入。
每天步行5公里
残疾大姐撑起外来娃托管班
在市北区辽宁路街道小鲍岛社区有个mini托管班。 12平方米的老年娱乐室被改造成了 “4点小课桌”,里面放着20个桌椅板凳,由两名老师带着10名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孩子,其中9名是新市民子女。他们的父母都在辽宁路即墨路商圈做小生意,平时抽不出时间给孩子们做午饭和辅导功课,这些任务都交给了44岁的郑老师和52岁的隋老师。
13年前,在纺织厂生产线上工作时,郑健被玻璃瓶割伤了跟腱,缝了14针走路变得一瘸一拐,被认定为十级工伤后她一直在家休养。直到2010年,通过反复的训练,郑健才能跟正常人一样走路,她就在社区开设的“4点小课桌”干起了公益性岗位。眼看着从一名学生慢慢增多,最多时达23名,忙不过来的郑健叫来了社区联络员隋女士帮忙,但是她先天腿部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只能帮忙辅导功课,接送孩子的任务还得郑健来干。从托管班到包头路小学,要经过淄川路、高苑路、长山路、包头路,过5个路口,虽然只有500米远,但全是上下坡。郑健的右腿不能快走也不能跑,至少要提前10分钟出门。二年级的7名孩子有时下午2时20分放学,她1时50分就得准备出门了。由于包头路小学每个年级每天的放学时间都不同,郑健每天至少要走5个来回也就是5公里,要是孩子们报了特长班,还需要单独去接。
接送“一个不能少”
三年来没让一个孩子受磕碰
每天中午11时40分,郑健会准时为每一位孩子倒一杯热开水,再赶紧去学校门口接孩子们回来吃饭。等到10名孩子全都到齐后,郑健要清点人数,一个都不能少,大家手拉着手排着队才能出发。
几年来,接送孩子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郑健在3时15分准时来到小学门口,等了10分钟三年级的两个孩子都放学了,四年级的冯心仪却一直没出来。由于学校不允许进校接学生,郑健就让三年级的阿卜杜去打探情况,这才知道冯心仪可能还要半个多小时才能下课。郑健先赶紧把三年级的孩子送回了托管班,再重新回到小学门口等待。当时还下着小雪,冻得不行了,郑健就来回过马路打发时间,等了一个多小时冯心仪才背着书包出来。浑身都被冻透的郑健当晚回家就发烧了,腿疼的一宿都没睡着。郑健说,入秋后感冒是经常的事,自己总是得比别人早穿上棉外套和羊毛裤。
郑健还记得,上个月见到老人带着孙子过一个单位门前的栅栏,结果孩子太调皮了,直接被绊倒摔破了嘴。每次走到栅栏前,郑健都会带着孩子们绕远路,生怕调皮的男孩也被摔着。由于放学路上车多红绿灯少,郑健给孩子们划定了禁区:学校门前不准打闹,过路口要站在老师的两侧手拉手,不准在托管班的门前马路上玩。虽然自己走路慢吞吞的,但郑健自豪的是,在接送孩子们的3年间,她从没让一个孩子磕着碰着。郑健坦言,她对自个的亲儿子都没这么上心过,只接送了3年就没再接送过他。
多方取经解难题
努力当孩子们的“问不倒”
把孩子们接到托管班后,郑健就要开始解答各式各样的问题了。为了填补和孩子们的代沟,郑健私下里要向上高一的儿子取经,还要注意生活的小细节,以免被孩子们的问题难住。昨天,三年级的阿卜杜语文学到了天气,需要把符号和对应的天气连起来。 “老师多云和阴天都是两朵小云,到底怎么分清楚? ”前天晚上刚刚跟儿子仔细研究过天气预报的郑健看到这道题很高兴,“平时的小积累用上了,多云就是两朵重叠的白色小云,如果一朵小云变成了黑色那就是阴天。 ”
虽然生活的小细节难不倒郑老师,但是二年级的数学“怪题”却时常让她犯愁。上周,二年级的王世豪拿来数学同步练习上的一道题问郑老师。 “△+△+○+○=22,△+△+○+○+○+○=28,问△=?○=? ”“看到这些符号就有点蒙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郑健闷头在草稿纸上算了10分钟不明白,只好叫来了社区的工作人员杨兆云和一名退休职工,三个人在一起合计了半天都无从下手。没办法,郑健就把十以内的数字全都带到等式里,一个一个地试,用了足足两个小时才试出△=8○=3。用笨办法算出来的答案咋交给孩子,总不能让他们碰到类似的题也挨个试吧!没有想到更好办法的郑健只好让孩子们等到第二天去学校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