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外来娃上学难于上青天 少办一个证大半年白忙

来源:大众网-- 2013-07-15 13:19:33 字号:TT

外来娃上学难于上青天 少办一个证大半年白忙

在简陋家中,刘青和刘帅将暑假作业给记者看。

    有这么一群孩子,从小跟随父母进了城市,却在进入校园时遇上了藩篱,偌大城市给腾出的一张张小课桌,承载着这群孩子的成长梦想,这些孩子们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今年青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报名已经结束,面对“史上最难上学季”,在没有录取之前,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在惴惴不安,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课桌将在何处安放?一些人可能注定在新学期面临无学可上的窘境。他们的上学之路和未来在哪里?他们何时才能从“外人”变为城市“主人”?这些都考验着全社会。

    张先生接下来要回家再仔细了解一下报名程序和规章制度,孩子的未来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关于自己孩子上学问题,何去何从,张先生内心一片迷茫。

    “真是荆棘满布啊,过了这片,前面还有更大的一片,真希望我们这些来青务工人员的孩子上学能少点挫折,都顺顺利利的。”倪先生感慨,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里找工作不容易,孩子们想上学更不容易,要在这座城市扎根,前方的路还很长。

    堆满建筑垃圾的走道、破烂不堪的房门、脏兮兮的炊具、昏暗的灯光、一张木床、凌乱的衣物,这就是刘青姐弟俩在青岛的家,也是姐弟俩梦开始的地方。“我爱学习,我想上学。”懂事的刘青一句话喊碎了许多同龄孩子家长的心。

    没报上名:无奈、迷茫

    准备大半年,被一个证卡住

    “我前前后后准备各种证件花了大半年时间,可是到最后还是扑了一场空。”7月8日凌晨,家住市北区伊春路的张先生就来到报名点排队,但是由于社会保险证明出现了问题,没给孩子报上名。

    老家在济南的张先生早在十年前就来青岛打拼,一直从事个体经营。在青岛,张先生一直辛苦工作,再苦再累也从未抱怨过,张先生称付出的这些努力全都是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但是没想到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自己却没给孩子上学报上名。“早在很久前我就开始了解报名程序,用心准备各种报名材料,可是还是栽在上面了。”7月8日报名当天,张先生一家老早就来到了位于市北区的东胜路小学报名点排队,提交了各种材料等待报名点老师审核,谁想到第一个证就被卡住了。

    原来,张先生一直从事个体,他和妻子的社会保险都是自己交纳。而报名审核材料时,报名点老师要求提供单位给交的社会保险的证明。“怎么小学生报个名还需要单位给交的社会保险证明啊?”

    “我这来来回回折腾了大半年准备材料,来报名也赶了一个大早,本来满怀希望孩子能顺利报上名,我们做家长的也就可以放心了,谁想会这样。为这事我真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啊。”记者采访张先生时,他还是难掩内心的无奈。

    张先生接下来要回家再仔细了解一下报名程序和规章制度,孩子的未来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关于自己孩子上学问题,何去何从,张先生内心一片迷茫。

    报上名的:折腾、焦虑

    为了办齐证件房东专程回国

    “我准备报名所需要的材料大约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吧,特别是房屋租赁合同的问题,我家房东还特意从澳大利亚坐飞机回国内,帮我办好了房屋租赁合同。真是几经周折,太不容易了。”谈起当初准备孩子报名上学,家住李沧区韶山路的倪先生有说不完的话。记者采访了解到,报名条件里要求的户口簿、劳务合同、房产证等材料必须样样齐全,不仅证件要有,各种报名所要求的硬性条件也缺一不可。

    倪先生老家临沂,十多年前来到青岛,目前在李沧区工作,今年自己的女儿到了上学年龄,倪先生开始为上学问题犯了愁。“我早就听朋友们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报名程序很复杂,证件要求很多,所以我提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先准备的话比较稳妥,耽误了孩子报名上学可就是大事了。”

    记者从倪先生那里了解到,早在一年前,倪先生就从朋友那里知道了报名难的问题,所以平时就比较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名的规章制度。公司劳动合同、户口簿等证件都早早地准备齐全。

    “本想着能够非常顺利地办完这些证件,但是没想到还是出了波折。”倪先生在准备房屋租赁合同的时候遇到了大麻烦。原来倪先生现在住的房子是租的,房东是一对旅居澳大利亚的青岛退休职工,长期在国外基本不回国。

    “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的时候,必须房屋主人和租赁者亲自办理,不得已只能跟房东交涉,几经周折6月份的时候,房东专程为了这件事情回国,亲自帮我办理了证件,我这颗悬着的心才总算落了地。”7月8日一大早,怀着忐忑的心情倪先生来到了重庆路第一小学的报名点。

    “我排到58号,看着前边的人群,心里很打憷,但是那天报名,我还算比较幸运的,因为前面两个人不知什么原因都没有报上名。”倪先生告诉记者说,报名当天自己比较幸运,因为事先就了解透了报名时候的规章制度,又加上报名点老师们的有序引导,他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报名的整个过程。但是对比倪先生,他前面的两位家长当天都没有给孩子报上名,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报名点。

    尽管报上了名,但倪先生又有了新的烦恼,“如果把我家孩子分到很远的学校去可怎么办啊?我和她妈平时工作都很忙,哪有空接送孩子啊。”倪先生告诉记者,李沧路小学离他家最近,步行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他最希望孩子能被分到这所小学,但是这所小学首先满足辖区内当地孩子的入学,剩余的学位才会腾出来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现在倪先生就是祈祷孩子能被分到一所离家近的小学,“真是荆棘满布啊,过了这片,前面还有更大的一片,真希望我们这些来青务工人员的孩子上学能少点挫折,都顺顺利利的。”倪先生感慨,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里找工作不容易,孩子们想上学更不容易,要在这座城市扎根,前方的路还很长。

    已上学的:辛酸、希望

    孩子上了学就有留在城市的希望

    堆满建筑垃圾的走道、破烂不堪的房门、脏兮兮的炊具、昏暗的灯光、一张木床、凌乱的衣物,这就是刘青姐弟俩在青岛的家,也是姐弟俩梦开始的地方。“我爱学习,我想上学。”懂事的刘青一句话喊碎了许多同龄孩子家长的心。

    “孩子爱学习,我们就要帮到底。”几度哽咽的帮扶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在美丽的青岛还有这样的家庭,承受着城市发展的压力,还要承受着在异乡上学的荆棘之路。

    2008年,迫于生存的压力,刘青的大姐中专刚毕业就独自一人从烟台莱阳来到了青岛找工作。她期盼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现状,让这个贫困、不幸的家庭看到光明。

    刘青一家有四口人,除了她,还有体弱多病的母亲、23岁的大姐和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弟弟。

    2009年,在青岛工作了一年的大姐把妈妈、妹妹和弟弟一起接到了青岛,心想着能在大城市发展定居,享受舒适的环境、完善的医疗、一流的教育。为此,大姐辛苦工作,同时兼职了两份工作。事与愿违,一个个困难摆在这个家庭面前,堵住了狭矮房子里的那一束希望之光。

    “妈妈的身体不好,肠子动过手术,不能干重活,家里的开销全部是我一个人承担。其实过得苦一点倒无所谓,只是我弟弟妹妹的上学问题着实急哭了我。”刘青的大姐介绍说,目前一家四口人租住在无棣三路一个快要拆迁的破旧不堪的房子里,十几平米的房子多站几个人都会挪不开步子,何况这一家的吃饭、睡觉以及孩子的学习都在这个屋子。

    走入刘青一家租住的简陋房子,居住环境极差,房子外面堆满了建筑垃圾,通往刘青家二楼房子的楼梯也是木质的,踩在楼梯上摇摇欲坠的感觉。推开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堆满杂物的大床,一家四口人要挤在一张床上睡觉。环顾房子四周,破烂不堪,狭小的屋子里塞满了锅碗瓢盆,家里吃的用的全都堆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房间里唯一的一样电器就是吊在床边的一盏昏昏暗暗的灯泡。

    谈起弟弟妹妹上学的问题,刘青的大姐几欲落泪。原来,到了2010年,刘青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和现实状况让大姐非常着急。“我听别人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报名非常麻烦,不仅要求的条件多,而且非常严格,证件少了一样都不行。我们家当时什么证件都没有,真的是愁死我了。”

    大姐为了刘青上学的问题操碎了心,她听人说无棣四路小学的马校长人非常好,帮助过几个上学难的孩子入学,就主动联系。该校校长马燕听了刘家大姐的讲述,非常受感动,也落下了同情的眼泪,当下决定帮这个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通过马燕的努力,证件全无、条件不符的刘青进入了无棣四路小学学习。

    可是到了2012年,刘家大姐又开始愁了,弟弟刘帅这一年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弟弟至今没有青岛户口,本来是咬紧牙上了一所收费很高的私立学校,最后还是在马校长帮助下转到了无棣四路小学。

    “这两个孩子虽然都属于证件不齐,但我觉得这一家四口实在太难了,而且是我们学校学区范围内的孩子,不能让他们没学上,为此,我们专门向市北教育局反映了这个情况,最后局里面特批可以招生。”马燕感慨,让这两个孩子上学,就给了这个艰难家庭留在城市的希望。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