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经济事件10大经济事件
1 国家深海基地在青奠基
11月8日,国家深海基地在青岛鳌山卫正式开工奠基。
基地是我国大型深海装备业务化运行的支撑基地,是我国开展深海技术装备研发和试验、深海科学研究和深海资源调查的公共平台,也是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装备支撑基地。
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5亿多元,占地390亩、用海约1000亩。预计2014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2015年投入使用。
点评:深海基地其实就是一个多功能、全开放的国家级公共平台,为深海科学研究、深海资源调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它的开建,青岛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执全国海洋科研牛耳的优势,将有机会在深海领域延续。更重要的是,在它的推动下,这座城市走向 “深蓝”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 海尔与阿里战略合作,将发力大件物流
12月9日,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本次合作中,阿里对海尔子公司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的投资。双方将通过新设立的日日顺物流合资公司,共同建立行业领先的端到端大件物流服务标准,打造覆盖各级市场的领先的家电及大件物品的物流及服务网络。
点评:这一事件,互联网观察者看了传统制造企业和新兴电子商务企业的融合;家电业观察者看了制造和渠道在构建新型的生态关系。但我们更愿意回归“满足用户需求”这一企业的基本面。
正是立基于此,海尔多年来持续投入打造着自己的配送体系;阿里则在网购高歌猛进之时,急于补上大件物流的短板,双方的合作因而顺理成章。
时代总是在飞速变化,我们相信,回归基本面是一个不应被遗忘的视角,更可能是应对变化的基石。
3 全国首个海洋专利数据库在青建成
11月20日,全国首个海洋专利数据库在青岛正式投入使用。
据介绍,海洋专利数据库内容包括全球102个国家关于海洋方面的专利数据。对于青岛的相关企业和高校院所来说,这一数据库的建立对其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的信息检索和保护,都将产生巨大的帮助作用。
数据库分为十大门类,涵盖了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船舶装备制造等与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
点评:如何走向海洋?在经济转型的当下,在打造“升级版”的全新语境下,科技创新是主要路径。
当然,相对于以前的市场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这条路充满荆棘。要更好的前行,除了研发人员的努力,更离不开软环境的优化。海洋专利数据库的建成,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实实在在的努力。
4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1月15日,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结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港口运营实际需要,青岛港集团积极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引进全国领先的航运公司和港口运营商,共同发起设立了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来,青岛港集团及青港国际将加快转型升级,以期建成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综合实力强大、功能配套、优势明显、具有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
点评:作为全国优秀港口中为数不多的非上市公司,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备受关注。
尽管青岛港自身对这一事件的解读相对笼统:“标志着青岛港将进一步规范企业治理形态,切实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加快老港区改造、新港区开发、资本运营等工作,推进青岛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及快速可持续发展”。
但人们更愿意这样猜想:这会是这家传统国企实施股份制改造,迈向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
5 青岛成为全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
12月,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青岛在内的10个城市成为全国第二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
消费金融公司是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是消费金融公司主营业务,房贷和车贷则不属于发放范围。贷款额度限制为20万元。
点评:成为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其实是一个缩影,传递着这座城市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雄心。
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争取开展金融机构综合经营试点,重点推进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一整套的加快金融业发展的举措都在快速推进之中。一直以来,金融业相对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的状况,有望在短时间内改写。
6 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发布
12月11日,我市发布《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根据规划,智慧青岛将形成“1332”架构,即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三套保障体系和两大着力点。一个中心即城市云中心;三个平台分别是市民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城市运行服务平台;三套保障体系即推进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体系、社会成长体系;两大着力点分别是智慧企业、智慧产业。
点评:智慧青岛,改变的不止是城市的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它背后,是巨大的产业机会。
云计算、移动互联、3D打印、新型显示……众多全新的互联网产业,都将在智慧城市的构建中拥有生长的空间,对于曾经遗憾地错过了 PC时代的青岛企业而言,这样的机遇尤其珍贵,不容错失。
7 青啤在华北扩张并购整合两公司
12月29日,青啤宣布将整合具有64年历史的新钟楼啤酒品牌和市场网络,并在张家口市新建60万千升啤酒项目。而此前的12月16日,青岛啤酒收购石家庄嘉禾啤酒50%的股权并整合嘉禾啤酒的市场网络。
这两次扩张将让青啤在河北南、北部形成连片运作,同时辐射山西、内蒙古区域,从而使青岛啤酒在该地区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点评:青啤在两起并购中,收官2013。这家走过110个年头的企业,用这种方式诠释着 “基业长青”的含义。
要知道,当下的啤酒行业,早已不同于10多年前的“野蛮生长”。整合目标稀缺、国际巨头的强势进入,让扩张变得格外困难。然而按照“先市场后工厂”的原则,用市场旺销引领版图稳步扩张,青啤用自己的独特路径,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具意义的样本。
8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在高新区开园
12月26日,由专业的科技园区投资商——北科建集团投资的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在青岛高新区正式开园,首批18家企业入驻。
中心占地12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中心。中心拥有GMP中试平台、GLP研发空间、公共实验平台、开放实验室以及综合配套等功能区,可以满足80—100家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使用需求。
点评:关注孵化中心,不仅仅因为它的规模,以及它身处前沿产业,更因为以它为依托,高新区正在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市场化的产业创新体系。
不再是政府包打天下,转而依靠最专业的园区投资商、产业组织者、技术管理团队,判断、引入项目,依靠市场的力量让产业发展、壮大。这种尝试,最终的成效还得交给时间,但我们坚信,市场一定会带来惊喜。
9 青岛德国中心奠基
11月19日,青岛德国中心在中德生态园奠基。该中心将为德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商务办公、市场咨询、商务会谈、产品展示等全方位服务。
“德国中心”是德国政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搭建的服务平台,由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巴伐利亚州银行与巴登-符腾堡州银行及巴符州信贷银行共同经营,得到了联邦、州政府与德国工商大会及德国工业协会等经济组织和机构的支持,迄今在全球范围内已建成7家。青岛德国中心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在中国落户的第3家、也是全球第8家“德国中心”。
点评: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就用“点高面低”来形容青岛的经济。时至今日,这一判断的效力似乎依然没有下降。在龙头企业的巨大身影之下,中小企业群体显得还是相对弱小。
在这个背景下审视德国中心,它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相比于更多的德国中小企业,德国政府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的成功做法,则更有价值。
10 青岛再次入选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12月, 2013中国 (国际)休闲发展论坛日前发布“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榜单,青岛再次入围。
据介绍,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每三年推选一次,本次推选历经四个多月,经过组委会提名推荐、网络投票、专项调查及专家评议等程序,从60个候选单位中评选出“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除青岛外,十大休闲城市还包括丽江、桂林、三亚、杭州、昆明、成都、南京、大连、扬州等。
点评:这是一个值得珍视、值得呵护的荣誉。
当粗放的工业化给环境的伤害,以令人刺目的方式呈现;当过度的竞争压力和过高的生活成本,让逃离北上广渐成趋势,休闲城市的稀缺性正日益突显。
生活其中的青岛人是幸福的。即使功利地用城市竞争视角注视,休闲城市也会以它独特的比较优势,拥有不容小觑的竞争力。
刚刚结束的第四季度,既是一个结点,为精彩的2013作结;更是一个起点,开启着更为壮阔的未来。
这种感受,当然来自于十八届三中全会鼓起的强劲变革之风。
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这一堪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盛会,将中国带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正如胡风那首著名的长诗——时间开始了。
这种感受,当然也来自于青岛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勇于创新发展的步履。
变化已经发生。那一个个鲜活的经济事件,就是最敏感的缩影。透过它们,我们看到,创新正在向最高端挺进,市场正在尽可能地发力,结构正在被互联网、金融这些新的业态重塑着……
我们被这些事件激荡,我们为这些变化欣喜。我们也更有理由,对已然开启的2014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