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人年俗:蒸馒头灌肉肠 除夕接年初二送年

来源:大众网-- 2014-01-29 13:32:48 字号:TT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个特殊的节日,它意味着一家人的团圆,也代表着辞去旧岁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祭奠祖先、迎喜接福、祈求丰年,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春节习俗,在2014年新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细数一下青岛的年俗。

    忙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小年开始的,即腊月廿三或廿四的祭灶,民谣中的“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这一天。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差不多从这个时候起,青岛人就进入了忙年的冲刺阶段。

    青岛人通常一进腊月门就开始忙年,忙年主要分为收拾卫生、洗浆晾晒、购置新衣、置办年货等。等到临近过年前一周的时候要干的活就更多了,扫墙灰、擦玻璃、刷房子、煎鱼、炸麻花、蒸枣饽饽、灌肉肠、炒花生瓜子、洗澡理发……虽然如今市面上的年货礼盒琳琅满目,但很多家庭还保留着自己制作酱货、面食的习惯,而“每逢年,必灌肠”的习俗也依然存在。

    “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掸尘土”,过完了小年就该写春联和福字了,但是写好的大字不能马上就贴上,一定要等到过年那一天才行。“掸尘土”用青岛人的话来讲就是“扫灰”,每年一次的年终大扫除相信是每个人童年回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过去家里人口多,都是一家人分工合作,女孩儿擦玻璃,男孩儿扫房顶,大家通力合作把家里打扫得纤尘不染;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擦玻璃、扫灰的工作,许多市民选择请钟点工来做,于是才催生了一过小年家政行业收费三级跳的行情。

    临近过年四五天,大馒头就该上锅了。青岛文史专家王铎介绍,用大锅底蒸馒头,可谓是老青岛忙年时红红火火的一景。每到这几天各家的灶间都是烟火、热气蒸腾,风箱拉得呼呼作响。上学的孩子一放学就加会入“火头军”的行列。家里的老人还会在旁边嘱咐着:“拉风箱一定要下力,没有急火是蒸不出好馒头的。”而过年时候做的馒头与平日不同,个头儿越大越好,一个馒头可以重达四五斤,够一家人吃上好几天。有的人家还喜欢在馒头上盖上红印,以示喜庆。心灵手巧的胶东媳妇儿还能做出不少应景的花样面食,花篮、寿桃、元宝、鲤鱼、枣饽饽、小刺猬等等,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圣虫”。所谓“圣虫”,就是将面食做成小蛇的形状,然后放到面缸里,取“剩”字的谐音,讨的是年年有余的彩头。

    计划经济的年代,家里没什么摆设,到了过年想要布置得漂亮点,剪纸是少不了的,手巧的姑娘媳妇儿用红纸剪出一幅幅喜庆窗花,顿时就增添了节日气氛。当然,买上一盆鲜花当摆设也是不错的选择,水仙、杜鹃、仙客来、蝴蝶兰等都是新年期间很受欢迎的品种。

    早期的年货,是要凭票供应的。每家每户,半个猪头、五瓶啤酒、五盒前门(香烟)。孩子们最喜欢的年货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青岛最流行的几种老式烟花爆竹:滴答纸、二踢脚、刺花子、刚鞭。到了上世纪90年代更加讲究烟花爆竹的美观造型性、多功能性,出现大批新品种,像魔术弹、蹿天猴、坦克车等。

    过年

    忙活了近一个月,终于等到了年三十,青岛人管这一天叫“年除日”,用青岛话念出来就是“年除义”。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对联糊上,窗花贴好,门前挂灯笼,炕上贴年画,宗谱和先人的牌位都要供奉在正屋,大人们就开始忙活最重头的团圆饭,孩子们则开始撒了欢儿的放鞭炮。

    年除夕当晚,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接年。在青岛农村,到了晚上6点,人们会带着灯笼、香纸到祖坟焚烧,寓意请先辈故人回家过年;青岛市区则有不少人家在十字路口画个圆圈烧纸,这是市内祭祖缅怀老人的传统习俗,有的在圈内放些供品焚烧,为故人“接年”、“过年”。

    除夕之夜,合家团聚通宵不眠,被称作“守年”或“守岁”。如今,青岛市区仍有不少家庭保留除夕彻夜不眠的风俗,但多在下半夜少许睡眠,以便清早出门拜年。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至今,青岛市区除夕晚大多六点至八点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宴席会一直持续到午夜凌晨,许多人家都是等到零点整时点燃鞭炮,同时饺子下锅,吃完饺子才算团圆饭介绍。而青岛农村有些地方守岁要守到大年五更,这时要祭天地、敬祖先、吃饺子、放鞭炮,表示辞旧岁迎新春。

    由于青岛最早是个港口,居民多为他乡移民,所以不同区域的青岛市民下饺子、吃饺子的习惯也不一样,有的人家兴吃素的,有的人家爱吃肉的,过去还有将硬币放在饺子里,看看谁能吃到,明年准能发财。

    拜年

    旧时代,晚辈过年要给长辈磕头跪拜,平辈互相对揖。正月初一,天刚亮,青岛人大都穿着崭新衣服出门拜年。先从自己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起,叫“家拜”,现在一般只问声“过年好”,长辈接着回应下辈说声:“吃糖,抓瓜子!”或说声“恭喜”来年的好话或祝福,还要给小孩“压岁钱”。再出门给本家中的长者拜年,叫“近拜”。给家族中长辈拜年称“元拜”。有时,还由本族长者率领到外姓家族或互相集体拜年,以加深感情,叫“团拜”。楼上楼下、院里院外、街坊邻居互相拜年叫“邻拜”。同学或好友互相拜年称“友拜”。

    给亲戚拜年的次序民间也有讲究,对于一些“大忙人”,青岛人还有“有心拜年,十五不晚”的说法,这里的“十五”指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年幼的给长辈拜年会得到压岁钱,青岛人管这叫“压腰钱”或“磕头钱”。所谓“压岁”,就是把去年的“秽气”压跑,让孩子们来年能学运亨通、魁星高照。

    送年

    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是在农历正月初五送年,但青岛地区则不同,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二日落以后送年。“送年”时,家家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送财神、送祖宗。农村则是各家各户相继来到村头或墓地,点燃蜡烛、香纸、鞭炮,向祖茔叩拜,送祖先回茔,表示大年已过。

    而正月初五这天,则被叫做五福,。每到这天,商家们总是非常重视,早晨一睁眼就要拜财神、放鞭炮,这叫做“满堂红”。到了中午,商家的门前常有叫卖斧头的,这叫做“五福登门”,也叫“福临门”。这些“斧头”都是特制的工艺品,上面还会拴上红绳或者红绸子,有的还把斧头柄漆成红色,表示“洪福齐天”。这个时候商家们总会买上一把,以迎接来年的财运。

    “年”的由来

    关于“年”的由来,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和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中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记者 黄默)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