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利用引入高科技
除了这些装修材料外,大楼还保存了很多“德式印记”。“2011年下半年我们开始着手修缮的时候,掀起屋顶的瓦片,发现每片瓦片后都刻有字样。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还基本保留着当年的模样,非常难得。”刘臻说,有的刻着德语,还有的在一行德语后紧跟着“青岛刘子山监制”几个汉字,另有一些刻有“孤山窑厂”字样,“从瓦片背后不同的字眼可以大致分析出,这座大楼或者屋顶经过了至少两次维修,留有德语字眼的瓦片说明有德国人参与建设。这些珍贵的材料我们都原样用在了屋顶上。”刘臻说。
此外这栋大楼的修缮利用了不少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整栋大楼做了保温处理,装修用的都是防火材料,大楼内部也将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控,这些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也将更好地维持大楼的使用功能。
部分红木古玩已抵青
除了大楼修葺一新让人眼前一亮外,更为吸引人的是陆续运抵博物馆的“古董宝贝”。在现场负责人于盛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楼上,年前已运抵青岛的部分珍藏艺术品目前暂时摆放在二、三楼,紫檀古典床具、红木多宝阁、红木博古架、红木脚踏及文房四宝等,散发着浓浓的古木香味,非常典雅。三楼则被设计成客房格局,与普通的客房不同的是,每间客房内的卧床都是极具明清江南风味的红木床具,还有的是二进式的古典床,并配有一对红木博古架。阁楼上还存放一些从各地收集来的牌匾,泛黄的牌匾凸显着它的历史价值。
于盛宇介绍说,根据初步计划,一楼、二楼将作为展示收藏品的展厅,专门用来摆放古董字画等各类珍藏艺术品,也是整栋大楼的核心地带。据了解,大楼的新主人李宗章从2002年起开始收藏古董、字画,他的一部分藏品将落户这个私人博物馆。除此之外,李宗章还有一大批收藏家朋友,他们的藏品也有可能在这里现身。地下室则将成为地下酒窖,珍藏各种美酒。目前李宗章的部分藏品已经从寿光等地运来,大部分为木质古董家具,有书柜、桌椅、床等。其中有一些体积庞大且沉重的家具由专业人士进行拆分运输到青岛后,再重新组装。
如此保护老建筑不失为好办法
“老建筑利用商用方式保护起来不失为好办法。”青岛文史专家鲁海说,古建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文物建筑,按照《文物法》相关规定,这类建筑物不能拍卖,不能作为企业资产进行经营;一类是没有列入文物保护范畴的一些风格独特、建成时间较长的优秀建筑物,此类建筑物可以引入社会资金进行修缮、经营,东莱银行旧址就属于这类建筑物。保护这类建筑物,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人居住、修缮,只有有人住,房子才会有生气。 新闻背景
东莱银行旧址建于1914年,目前已有百年历史,由于东莱银行是青岛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商业银行,不少专家称这座老建筑为民族资本涉及金融业的“活化石”。东莱银行由青岛富商刘子山与成兰圃 (原青岛大清银行经理,后为青岛总商会会长)、吕月塘共同出资200万元创办。“当时的总行设在天津路7号,而湖南路39号建成后,作为银行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后来这里又成为刘子山的宅邸。”鲁海说,刘子山在岛城有大量的房产,当时人称“刘半城”。但刘子山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也并不长。
1926年因受山东战乱影响,刘子山搬到了天津。其后该栋老建筑算是饱经沧桑,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本宪兵队强占。从1963年开始,青岛市档案馆开始在这里办公,一直到1993年,市政府牵头把这座楼出让给了平安保险公司。2002年,平安保险公司搬走后,此大楼就一直空置,经过风吹雨打,显得残破不堪。
2011年8月,东莱银行大楼旧址以9000万元的价格被山东寿光一大型民营企业——山东宗鑫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竞得。据该集团董事长李宗章介绍,拍下此楼主要是出于个人爱好,希望通过开办博物馆的形式将多年的收藏拿出来展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老建筑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