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20位小伙伴过半接受"监督"
记者昨日调查了20位微信的使用者,发现有11位使用者能够认同"微信监督",并表示愿意接受"微信监督"。其中不少白领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比较随性,容易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然而"微信监督"能够改变都市白领们不好的"职业病",也能给自己的生活节奏上上弦。还有不少喜欢"猎奇"的受众们表示,除了治疗睡懒觉、督促锻炼之外,他们还能发现不少"微信监督"的有趣之处,从而在相应的群里与大家交流,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
另外有5位使用者觉得靠微信来监督自己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他们觉得"晒跑"、"晒成绩"等行为都是在作秀,只是形式大于内容而已。还有部分使用者则表示自己会更加理性地看待 "微信监督",他们认为自我的监督应该比通过群体监督更起作用。
吐槽
追求目标"停不下来"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不少网友都是迫于朋友的 "集体压力",而不得不完成承诺。一些玩游戏的网友纷纷自发组建了 "战斗联盟"、"刷怪协会"等微信群,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朋友圈晒战绩,然后每天"签到",若哪天没能完成任务,就要面临好友的询问或是责罚。网友"草样年华"向记者吐槽:"某些奇葩公司甚至推出了‘微信打卡’,每天上下班时间,员工们要拍一张在办公室的自拍工作照,传到公司内部微信群里,以此监督员工是否迟到早退。"
网友"大风吹"表示,其实所有活动都是微信使用者自发参与的,每个人参加时都会进行 "表态",如果没有遵守承诺,会被大家认为不讲诚信,这样内心压力是很大的。在记者调查的网友当中,也不乏有人对"微信监督"发表了吐槽意见,其中网友"小Berlin"表示,"群体监督非常给力,乃有志者必备。完成目标根本就停不下来。"更有甚者跟记者吐槽:"早起?跑步?搞监督?臣妾做不到啊。"
心理专家
监督更应从自我做起
对于"微信监督"的问题,记者昨天咨询了市立医院心理专家王冠军,他表示随着微信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市民们发现到了微信存在的"监督功能",是一种创新性的体现,而且将"监督"运用到生活当中来严格要求自己,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朋友圈签到、晒跑步、晒签到对个体来说都是积极的尝试。某个个体在外界群体的围观下,会相应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往往具有两面性,即会形成有益的推力,同样也会形成消极的压力。如果形成了压力,长此以往可能会让个体产生心理包袱,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微信永远只是一种工具,监督应该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王冠军表示,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我监督程度必定越来越高,自我监督在人们道德生活中的作用也必将日益突出。网友们不要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微信上,虽然"微信监督"存在积极作用,但是使用过了度人们就会对它产生一种依赖心理。王冠军提醒市民,大家不能忽略别人对自己的眼光,但更不要做与自己内心相违背的行为。另外,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来自外界的监督,还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经常督促自己,给自己加加压,通过自身的意志力和行为来监督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