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
地表最高温达47.6℃
一连三天,黄岛地区的西部出现了持续高温现象,温度都在青岛地区居首位。这里为何会成为 “火炉”地带?黄岛气象台工作人员称,这里因为地处青岛地区西南端,受西南温度控制,西南方向吹来的热浪拉高了这里的温度。
据黄岛气象台一组数据显示,温度最高的应该算是27日,在胶南市区的观测点温度是37.5℃,而在王台的观测点,那里的温度可达39.7度。28日的温度显示有点反常,市区的温度是34.2℃,而王台观测点的温度则是32℃。据工作人员解释,出现这样的反差,有可能是风向的问题,如果是北风过王台观测点,那里的温度肯定要降得比市区多。
而在昨天,黄岛地区又迎来了热浪,气象部门在中午1时50分测定的温度在王台地区是35.9℃,而在市区的最高温度则是33℃。但是中午2时许,记者在黄岛海王路上仍是有一股让人窒息的感觉,走在路上,没有一丝风,路边“膀爷”较多。记者将温度计放在地面上,五分钟不到,气温已达47.6℃。据附近店主刘先生介绍,今年的温度比去年来得早约半个月,以前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这么热,今年不知道怎么了,夏天来得这么快!(记者 王汉峰)
即墨
迎来入夏以来的最高温
昨天即墨迎来入夏以来的最高温,记者从即墨市气象局了解到,昨天即墨市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3.4℃。记者选择了几条马路用温度计测试,结果发现在中午12时至下午1时这一段时间内,地面温度一度达到了42℃。虽然气温相对较高,但由于有大风陪伴,且靠近农田,因此在即墨和莱西,还感受不到“热浪”的威力。初夏的高温天气给海参养殖户提了个醒,养殖户们纷纷搭建遮荫网让海参乘凉,而高温天气的出现,对青黄相接期的小麦及刚种植的水稻来说是个好事。
记者从即墨市气象局了解到,相比较而言,柏油马路的吸热能力较强,因此在同一区域,柏油马路的温度要高于其它物体。昨天中午12时至下午1时,记者用温度计实测了即墨和莱西市的部分路段温度,测试发现,若将温度计提在空中暴晒10分钟,温度计的温度最高可上升至32℃,而若将温度计平放在柏油路面上置于阳光下,十分钟内温度就能蹿至42℃,两者相差10℃。(记者 杨海涛)
平度
沥青大马路都被烤软了
昨天,我市气温再创新高,平度的蓼蓝、明村和田庄分别位列岛城当天高温前三名。
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驾车开往平度著名的高温区蓼蓝途中,能够明显感受到整个车的轮胎有些发“面”,提速比在市区有明显的吃力。虽然空中有一些白云,但当记者从车上走下的瞬间还是感受到一股热浪朝身体扑来,虽然带着墨镜,但是无法抵御阳光从额头倾斜而下所造成的热浪,只有戴上帽子或者用物体遮挡住额头才能缓解。走在蓼蓝的公路上,脚下的柏油马路已经被阳光烤得发软,往远处看去,路面上升起的热气让马路前方的景色犹如海市蜃楼一般。马路和庄稼地里看不到一个人影。
据平度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蓼蓝多年里一直占据着青岛高温中心区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蓼蓝这个地方是以洼地为主,空气得不到快速流通,形成了一种热效应。(记者 周昆)
他们在烈日下坚守着
上班8小时衣服没干过
“没想到那天日头那么毒,天气一下子变热了,皮肤也有点不适应。 ”韵达快递网点,快递员苏应荣说,三天前,青岛首次突破30℃那天,他刚刚换上短袖,送件、揽件在外面一天跑下来,当时没觉得有任何不适,第二天再一看,胳膊迅速变成了两个色号,他和同事们短短一天就变成了“黑人”。虽然头发已经足够短,但为了避免戴帽子出汗,苏应荣打算过几天再去理一理头,对他们这些快递员来说,每天无论日头多大多毒,只要客户一个电话,他们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上午9时就得出门送件,一直送到中午,到了12时多,商务楼上的白领们就开始吃饭午休,送不完的就得下午2点再去,送完件又要开始下午的揽件工作。 ”总经理蒋劲波介绍说,他们这个网点的快递员,每天在户外的时间都在9个小时左右,刨去中间吃饭的1小时,整整8个小时都在日头下。尤其是到了下午2时左右,一天温度最高的时刻,往往也是他们送件揽件的高峰,一天下来,快递员的衣服始终都是湿漉漉的。(记者 王晓雨)
顶烈日步行50公里巡检
烈日暴晒的地面约达37℃高温,青龙高速公路土建十四标段工程部部长张克春,每天要在所负责的城阳南互通立交四公里长的施工高架路段,来回步行50公里巡检。
“我今天上午检查了路基碾压、钢筋绑扎、内部混凝土养护等工序,工程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严谨。 ”34岁的张克春告诉记者,从上午10时开始,阳光变得强烈,很快就浑身湿透了。戴着安全帽、防滑手套,穿着防滑鞋,如果高空作业还要绑安全带、系安全绳,整套防护装备很不透气。流汗了,风很快吹干,接着又流汗,衣服紧贴在身上,感觉很难受,但是已经习惯了。由于工期紧,除了一日三餐的休息时间外,工人们热了顾不上擦汗,渴了只能匆忙喝两口水,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记者 张译心)
一条路每天来回十几趟
在市南区磁山路上,从巨野路一直到费县路,都是志愿者柳增林和其他3个志愿者的管理区域。昨日中午,日头正烈,柳增林开始了当天的第4次巡逻,遇到问路的行人,带着红袖章的他,都要上前热情地告诉对方怎么走,因为附近小路多,很多时候,他都要带着行人,一路找到目的地。尽管带着帽子,但是落在柳增林身上的光线威力一点都不减。
“我是云南路办事处邹县路社区的志愿者,当时一听说要为世园会招募公益志愿者,我们小区里都报鼓了,大家都得竞争上岗。 ”今年已经64岁的柳增林说,之前的奥运会、亚运会志愿者服务,他一次也没落下过,自己身体健康,就愿意为城市做点贡献。每天早上9点半,柳增林和老伙计就开始上岗,一直巡逻到11点半,下午2点到4点半又是一下午的工作,虽然顶着大日头,一条路每天来来回回十几趟,但柳增林一点都不觉得辛苦。(记者 王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