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65岁青岛大姨公益缝补47年 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

2021-04-23 05:00 作者:孙志文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原创】

(记者 孙志文)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生活富足,这离不开党的领导。我现在退休了,应该站出来做点什么,回馈百姓、回馈党!”谈及自己创办公益缝补铺的初衷,姜叔琴直言道。

姜叔琴今年65岁,是青岛市李沧区沧口街道永宁路社区的居民,也是沧口街道的一名小邻志愿者。2019年以来,由她创办的公益缝补铺已经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缝补的衣物超过3000件。在成为小邻志愿者之前,她也常年帮着街坊邻居缝缝补补,算起来,她做公益缝补已经有47年时间了。

她是居民眼中的“姜姥姥”

姜叔琴身上有很多标签——退休工人、居民调解员、公益裁缝……平日里,大家都叫她“姜姥姥”,不是因为她年纪大,而是因为她热心肠,就像邻家的老妈妈。

小区下水道堵了,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反映情况;街坊因为琐事闹矛盾,她就放下手里的活儿赶去当“和事佬”;邻居家的宠物狗走丢了,她发动全家人上街寻找……在她看来,为大家排忧解难是她份内的事儿。

2019年,沧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创立起来,姜叔琴主动报名成为一名小邻志愿者,又利用自己针线活的手艺,办起了这个公益缝补铺,每周二三四在这里帮助居民缝缝补补。无论是被罩破了洞,还是衣服开了线,无论是想做幅套袖,还是想做个围裙,只要找到她,她都免费为大家搞定!

从最初一个人,到现在有十几个人的团队,她们中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两年多时间里,她们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缝补的衣物已经超过3000件。

踩缝纫机踩得脚抽筋

姜叔琴18岁学的裁缝,后来进入当时的青岛服装三厂工作。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她们承担得格外多,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带领女工们加班赶订单是常有的事,就这样,隔三岔五她还要帮街坊邻居缝补衣物。

那时候大家都穿带补丁的衣服,找她帮忙的人也特别多,她就趁着晚上下班的时候帮大家缝补。白天踩了一天的缝纫机,晚上接着踩,经常踩得脚抽筋。助人为乐,她从来没有觉得辛苦。

后来,她进了青岛橡胶二厂工作,那时候正是青岛工业蒸蒸日上的年代。她的工资逐年增加,全家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她亲眼见证了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最明显的就是——“再也没人穿带补丁的衣服了”!

公益缝补,她还要一直做下去

2003年姜叔琴退休了。退休以后,没有了职工的身份,但她还要继续以志愿者的身份发光发热。于是,姜叔琴又拾起了缝纫机,把家里当成了裁缝铺,继续帮群众缝缝补补。

现在,她把沧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当成了做志愿服务的主阵地,每周3天,风雨无阻!从18岁入行到现在,算起来,姜叔琴做公益缝补已经47年了。

姜叔琴:“这么多年了,我已经习惯了帮助大家缝缝补补,未来,我还要一直做下去!”

千帆过尽,初心不变!姜叔琴始终认为,他们这一辈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恩泽下成长起来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回馈党。她虽然不能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但可以用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方式,为群众默默服务,给大家带去力所能及的便利。

凝聚群众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其实,在沧口街道还有众多像姜叔琴一样无私奉献的小邻志愿者和居民自组织,他们中有坚持二十余年免费教孩子们练习中国式摔跤的师傅,有开设公益课堂教孩子们学书法的党员,有年过半百仍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的“抗疫战士”,还有走街串巷义务修水管、换纱窗的退伍老兵服务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折射出了沧口志愿者不求回报、永葆初心的精神面貌,而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也彰显了沧口街道在“凝聚群众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方面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截止目前,沧口街道已形成了一千多名“小邻”志愿者团队,在这里,他们不仅全天候为来沧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活动的人们提供义务志愿服务,还走进社区、楼栋,深入基层、一线,或是参与居民矛盾调解、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或是进行治安巡逻巡查、帮助困难弱势群体。

可以说,在李沧区沧口街道,小邻志愿者和居民自组织已经成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