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微光成炬·代言青岛】十年“春雨”力量 她是140名残障孩子的“崔妈妈”

2023-05-19 06:33 作者:李丽涛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丽涛 宁冠宇)

干净利落的短发,瘦小的身子却走路带风,这是崔永兰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她不仅是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的发起人,更是140多名残障孩子口中的“崔妈妈”。

27年前,一次意外让她失去四根手指头,切身体会到一名残疾人的痛苦,挣扎过后,她重拾信心,决心用自己的“春雨”力量弥补身体上的缺陷,为整个残疾人群体开设公益帮扶。如今,在崔永兰的帮助下,一部分有能力的残疾人能获得辅助性就业机会,没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也能享受到免费日间照料,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5岁突遭意外 她勇敢面对残缺人生

都说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做到感同身受。人生的前25年,崔永兰鲜少接触到残障群体,可没想到生活的一记重拳让她推入了这个新的“大家庭”。

1996年,彼时的崔永兰已经还在青岛某印刷厂工作,这位敢闯敢拼的日照姑娘小小年纪就走到了中层岗位。本想在岗位上继续奋斗,闯出一番天地,可车间里的一次意外事故,让她永远失去了左手的四个指头。眼看着手指被卷进印刷机器里,比锥心刺骨的伤口更痛的,是留在心底的创伤。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变成一个残疾人。”在如花似玉的年纪遭遇这样的变故,巨大的落差感,让崔永兰一度动了轻生的念头。万幸的是,在家人朋友悉心的陪伴和鼓励下,花了整整三年多的时间,崔永兰终于慢慢走了出来。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受伤后的她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凭借着一股执拗劲儿,捡起老本行,重新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印刷事业。与此同时,拿着手里的残疾人证,崔永兰也渐渐走近这群站在“舞台边缘”的残疾人,希望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到他们。

润物无声 她是残障群体的避风港

2014年,从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崔永兰得知全市正呼吁开设残疾人辅助就业机构,为残疾人群体的未来生活提供更多可能。随着印刷厂的事业已趋于平稳,崔永兰正式成立了名为“春雨”的公益助残机构。

“春雨润物细无声。”春雨的名字正是取自其中,崔永兰也希望能为残疾人群体打造一个新的避风港,早期的春雨虽不足600平方米,但学习区、休闲区、生活区都划分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家助残机构,春雨一方面向社会招收以智力、精神障碍为主的残疾人来工作,为其支付薪资报酬;另一方面,针对那些不具备工作能力的成年残障群体,展开免费的日间托管照料和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为了能提供更多基础性岗位,崔永兰将自己的印刷企业纳入其中,作为后方的经济支撑。

成立初期,崔永兰也遇到了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很多残障孩子对于教过无数遍的简单步骤并不能理解,就连打孔穿绳都造成很多材料上的浪费。不仅极大降低工作效率,而且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多,牵扯过多精力,对崔永兰的印刷工作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多少个夜晚,崔永兰丢下客户,穿梭在青岛的大街小巷,护送着孩子们安全回家。

“每个走进春雨的残疾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必须陪伴他们学会自食其力,可印刷厂又是春雨最主要的经济支撑,不能倒下。”两难之下,崔永兰最终选择将印刷厂业务,更多交给了自己的团队,自己则更专注于残障孩子们的发展,学习更为精细化的社工专业知识,打造“量身定岗”的全方位管理。

十年呵护 在春雨中继续前行

近十年的发展,“春雨力量”在一步步壮大,如今春雨助残公益机构已从最初的600平方米厂房,扩大至6大中心,140余名残疾人在春雨得到了正式的工作岗位,以及专业的日间照料。

低至十八九岁,长至三四十岁,大家都习惯性地叫崔永兰“崔妈妈”,在这些残障人士的心中,崔永兰就像母亲一样照顾关爱着他们,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无限的能量。大家都心疼“崔妈妈”太累,忍不住亲亲她抱抱她,给她最纯真的安慰。

可在崔永兰看来,自己一点都不累。一路走来,她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孩子们成长得越来越好,从最初的生活不能自理,到如今会唱歌、画画、做手工活,甚至看着孩子们结婚生子组建新的家庭,崔永兰觉得特别幸福。

十年间,有过心酸,有过误解,但回头望去,那些前进路上的磕磕碰碰似乎也不算什么。承诺无言,落地有声。崔永兰如最初允诺一般,履行了自己对残疾人群体的承诺,为140多名残疾孩子注入了前行的动力和勇气,治愈了他们心灵的创伤。在崔永兰的影响下,不仅是她的丈夫和孩子,还有几千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都自愿参与到爱心助残的公益队伍中来,呵护着残障人群绽放新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