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大鲍岛打造创业生态圈!山东试点建设创业街区 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4-06-17 10:59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今年端午假期,青岛市市北区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迎来如织人潮。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人文气息浓厚,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众多创业者在此落户,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创业生态圈”。

今年,山东提出试点建设创业街区,选取产业特色显著、青年创业者集聚、新业态消费场景丰富的街区,通过搭建创业赋能中心,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形成一批创业引领区域。在山东,有不少像大鲍岛一样充满创业活力的街区,如何利用这些街区的独特优势,发掘其创业就业潜力,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利用街区特色优势,激发积极“化学反应”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街区自带流量,是文创旅游、时尚消费等“流量创客”的理想创业空间。延续不同文化脉络,保持鲜明文化特色,让这些街区的创业项目更具创新性、灵活性,许多新业态、新场景得以在此快速孵化成型。

走进荷田水铺大鲍岛穿越店,瞬间被带入古朴典雅的国风古韵之中。“配合大鲍岛‘里院文化’,我们不仅有养生茶饮、国风茶点等产品,还引入宋代点茶、本草纲目小药童等体验项目,将荷田水铺打造成大众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的场所。”碧荷集团合伙人兼战略发展部负责人郭宝亮介绍,在大鲍岛探索出的全新消费场景,让店铺品牌很快得到市场认可,目前,荷田水铺在全国签约门店达100余家。

售卖文创产品的小岛日记、提供吉他演出的高密路22号音乐场……“街区内业态多样,但店铺格调基本一致,这让大鲍岛成为年轻人潮派生活的聚集地,由此产生的巨大流量,反哺着街区创业者,点燃更多人创业热情。”作为最早一批进驻的创客,研有趣艺术研学社创始人王芸见证了大鲍岛创业生态的形成,“结合街区特色引进创业项目,能让商家之间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进而带动整个街区发展。”

链接多种创业资源,不出街区尽享服务

“新店开业,招聘店员和进货都需要周转资金,我们正犯愁,就赶上街区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来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我们很快拿到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说起刚进驻梁山县公明坊文化古街的情景,“寻有花”中式服装店店主潘慧颖记忆犹新。

梁山县公明坊文化古街与水泊梁山风景区相接,进驻创业商家达150余家。“文化古街的创业者相对集中,在此设立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既有的放矢,又能发挥最大效用。”梁山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丁清源说,公明坊就业创业赋能中心设有创业服务、政策宣传、创业沙龙、商务洽谈四个功能区,为创业者提供就业、创业、人才、社保、金融等服务。

发展创业街区,除了挖掘自身优势,如何向街区导入各类创业资源同样重要。山东的创业街区一般设有创业赋能中心,为创业实体提供政策咨询、导师帮扶、培训赋能等“一站式”创业服务。同时,各创业街区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探索。

为更好服务创业街区发展,青岛市李沧区推出片区化创业陪跑服务模式,通过创业导师、共享HR专员、创业服务专员组建区域创业陪跑顾问团,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创业服务专员负责走访摸排片区商户需求,区里针对问题安排创业导师,通过‘问诊’活动为大家答疑解惑。”李沧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创业服务科科长杨杭说。

此外,一些创业街区还通过落地创贷银行支持平台等,为创业者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为项目创新和产业迭代持续提供资金支持。

辐射带动,创新、创业、就业良性循环

创业街区,聚集着大量的创业者。他们一方面需要政策资金支持,离不开专业导师的“陪跑”,同时又握有新模式、新业态等创新创业资源,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因此,挖潜创业街区,发挥其就业创业引领作用,是建设创业街区的重要课题之一。

“去年,我们选取了街区发展比较好的创业企业作为里院创业孵化中心,让这些‘有料’的创业带头人传授创业经验,提供投资少、见效快、操作性强的创业孵化项目,目前已培育‘荷掌柜’等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孵化了‘鲍岛往事’系列特色产品。”青岛市市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创业指导科科长夏颖介绍。

在梁山县,“清凉夏夜职等你来”人才招聘夜市走进公明坊文化古街,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夜生活场景与求职招聘服务相融合,让纳凉地变为求贤场,让招聘企业“摆摊”亮岗、求职者“逛街”择业,巧用古街烟火气为就业服务聚人气。

“今明两年,山东将选取20个左右创业街区作为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建设60家左右山东省创业街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衣军强说,相信随着这些创业街区的建设发展,山东将逐步形成创业资源集聚、经济业态丰富、拉动消费明显、彰显城市区域特质和创新精神的创业街区矩阵。(本报记者 齐静 实习生 李荧 本报通讯员 范洪艳)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