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 正文 青岛天气 网上挂号 违章查询 

北京雾霾吓走老外 在京外籍雇员获15万危险津贴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05-02 16:17:44 字号:TT

北京雾霾吓走老外 在京外籍雇员获15万危险津贴

  “中国城市在空气污染之后,又添人感染禽流感风险,这让在华日本企业留在中国的念头进一步动摇。”有日媒近日这样描述在华日企的担忧。如果说北京2013年的国际吸引力会有所下降,那么罪魁祸首肯定还是雾霾。空气末日’促使外国人离开北京”这样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在欧美国家的媒体上。但真正因为持续雾霾天气就选择离开北京甚至中国的外国人数量很难统计。《环球时报》记者的调查也证实,日本驻华外交官并没有人因空气质量原因提出撤离北京。每年有37万英国公民赴中国旅游,日本在华有3万多家企业,仅这两个数字就足以说明中国过去一些年对外吸引力有多大。但不可否认,PM2.5(可入肺颗粒物)数据正像一个挑战者,外国人甚至一些中国人因雾霾天气“逃”离中国或移民的现象确实存在,北京过夜外国游客数量同比一度减少近四成也有据可查,这些都让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不能掉以轻心。某外企支付在京外籍雇员15万元“危险津贴”

  5月1日的北京,阳光明媚,但前几个月的雾霾多发、京津冀成为重污染区的日子仍让人心有余悸。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100天里,北京雾霾日数46天,为近60年最多。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4月发布的《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中,对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12年的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排名,兰州排名垫底,北京位列倒数第二。成都、天津等城市也因大搞基建或工业化快速扩张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严重。该报告主编表示:“可以理解为什么有报道说一些外国人离开北京去寻找更清洁的空气。”

  这些报道多来自欧美国家的媒体,它们非常关心在华外国人这一群体。英国《金融时报》就把北京的雾霾天气形容为“空气末日”,并采访了一些决定离开北京的外国人。据日本《四国新闻》日前报道,日本香川县共有57家企业到中国办分厂,但因一些地方空气污染严重,部分日方人员已感到不适。川田工业在江苏省设有工厂,企业负责人称:“要关注公司职员的健康。如果当地污染继续恶化的话,将考虑让职员留在住所办公。”一家位于坂出市的服装厂负责人表示,“不得不考虑从中国撤退”。日本咨询公司大和总研的一名金融学家表示,空气污染可能导致日本对华投资成本增加。相比其他国家,日本在中国企业数量最多,超过3万家。《产经新闻》称,为避免风险,日企会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迁移的速度。

  《环球时报》记者就空气污染问题采访了多位在京居住的外国人,他们都担心持续的空气污染会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日本驻华大使馆环境专员冈崎雄太和夫人及两个儿子生活在北京,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家中装有空气净化器,但当他们想出去游玩时不得不考虑空气污染的问题,会取消一些外出活动。对此,冈崎表示遗憾。他表示:“在中国看到很多孩子去医院就诊,作为一个父亲,我也心疼不已。”

  住在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俄罗斯夫妇麦凯威已在中国生活、经商十年,对北京感情很深。但自从去年9月女儿诞生后,夫妇俩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已决定今年夏天离开北京,到环境更好的马来西亚定居。谈到雾霾天气,麦凯威说:“空气不好时我们会头痛,咳嗽。几个月大的女儿也显得有点异常,总是睡不好觉。” 在英国猎头ANTAL国际中国公司负责招聘咨询工作的普赖斯告诉记者,有两家德国知名汽车公司的外籍律师和技术人员今年1月要求被派回国。普赖斯今年31岁,来自英国,他在北京工作一年,染上肺炎。他注意到,有不少外国人希望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工作,环境相对好是原因之一。他说最近四五个月以来,一些外国人跟雇主商议续签合同时会要求公司付给他们额外的“危险津贴”作为在北京继续工作的前提,“这个津贴通常是公司派遣员工到例如安哥拉、尼日利亚等政治不稳定、可能会有人身安全威胁的地区才有的。”据普赖斯介绍,一般危险津贴是整个薪资待遇的1/10。据他了解,某外企支付雇员在北京工作的危险津贴达到每年15万元人民币。 “没听说有日本外交官因雾霾原因离开中国”

  俄罗斯商人麦凯威表示,除空气污染,北京的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也是让他们夫妇选择离开的部分原因。北京的物价、房租上涨,交通拥堵,还有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异,都让他们感到不适。

  有想走的外国人,也有不轻言离开中国甚至还想来的。芝加哥是美国的传统工业中心,因此和美国其他地区相比,空气质量并不是最好。《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到的一些在华的芝加哥人,谈到北京的雾霾问题,他们对小孩的健康都比较担心,但没有马上撤离中国的打算。白人老太太戴安娜是位虔诚的美国基督徒,她退休后到中国一家大学从事英语口语教学,一晃已有五六年。最近她回到美国。当记者问戴安娜是不是因雾霾问题回国时,她说:“不是的,我很喜欢中国,我今年夏天还会回去。”从事医疗信息行业的美国人史密斯在中国经营8年多,他告诉记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也许在北京是空气问题,在美国是别的问题。”史密斯认为,中国市场机遇如此之大,雾霾问题根本不足以让他撤离中国。他的公司目前正在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招聘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希望他们能到他在北京和上海的分公司工作。

  与中国企业有机械代理生意的新西兰HLP公司采购经理托米春节前曾到北京出差,他夫人在新西兰看到中国雾霾污染严重的报道后打电话询问情况,托米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是你这辈子肯定没呼吸过这么糟糕的空气。”许多和中国有商业往来的新西兰人越来越关注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尽管如此,多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调查的新西兰人还是表示,如果因工作需要必须到中国出差,他们还是会去,但如果有雾霾污染的预警,将考虑缩短行程或避免到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伦敦的托马斯去年申请到一家美国通信公司在北京分公司市场部经理职位,但因为孩子不适应北京的空气,经常生病,他今年初回到伦敦。现在,每当伦敦早高峰时段闻到呛鼻的汽车尾气,他偶尔会为选择离开北京而遗憾。

  最近几年,很多在美的华人华侨选择回国发展。美籍华人闫波两年前受聘于一家制药公司到中国领导一个大部门的业务。当被问到公司会不会因为雾霾问题撤离中国时,闫波说:“这怎么可能呢?美国制药行业因成本上升和政府管制增多,目前正把很多临床测试、基本原料药配料、生物统计等业务转移到中国。”他表示,空气污染对有小孩子的在华外国人家庭会是一个很大问题,他部门里几名日本员工因此把家人送回日本。

  尽管受雾霾天气影响,引发在华日本人的忧虑,但《环球时报》驻日记者采访日本外务省有关人士后得知,日本驻外外交官无特殊情况,自己不能提出要求撤离,“因此没听说有人因担心雾霾离开中国的”。但外务省从日本运口罩到中国,并提醒在华外交人员平时注意关窗、减少不必要外出。日本驻华使馆还聘请专家为居住在中国各地的日本人讲解PM2.5的危害和防范知识。雾霾对中国城市国际形象打击更大

  尽管中国的巨大商机甚至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仍会吸引大量的外国人来华,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合伙人、在华居住已十年的新西兰人郝莱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还是有很多外国人愿意到中国来工作,但空气污染已经让很多国际公司很难再把北京作为一个招聘的卖点了。”

  英国驻华使馆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有37万英国公民赴中国旅游,有1.7万英国公民在中国合法生活和工作。不过,虽然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英国媒体称,愈来愈多的外国人正在逃离中国,但谁也拿不出一个统计数字。尽管没有官方数据显示空气污染导致多少外国人离京,或使北京损失多少外国游客,但据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统计,今年2月北京接待入境过夜外国游客16.5万人次,同比减少37%。

  汤普森在英国一家公关公司任职,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雾霾污染对北京国际大都市形象的打击更大,超过经济利益的损失。”他认为,中国过去缺乏根治空气污染问题的勇气,人们曾抱着“熬一熬就过去了”的态度。汤普森说,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绿色出行、买小排量车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项目研究助理马祖立(Jack Marzulli)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自己的项目一年后结束,他会回美国,空气污染是他不会考虑长期待在北京的原因之一。马祖立认为,虽然治理好北京空气污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些环保组织的努力已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公众对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日本驻华使馆环境专员冈崎从事推进日中两国环境合作的工作,他表示,希望日本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教训、政策、技术以及经验能有助于中国解决问题,自己也有意愿继续在北京工作。冈崎说:“日本也曾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我本人也曾作为空气污染诉讼中的被告,参与过艰巨的工作。无论世界哪个角落,我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危害再次出现。”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