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锵、咚锵、咚咚锵”锣鼓喧天、笙号齐鸣,安平县农民工孟令懂在锣鼓声中接过了失主张宁送来的“品德高尚、拾金不昧”锦旗。孟令懂是安平县南王庄镇谷家左村的一名朴实农民, 49岁,一双儿女都已成家,与老伴过着平淡和乐的日子。看到村里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他觉得自己身体还结实,在乡邻的介绍下到华尔特公司当了一名包装工,是种地、打工两不误的“两栖人”。
孟令懂下班路上意外捡到钱包
事情要追溯到3月30日傍晚。那天下午5点30分,孟令懂下班了,他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往家赶,这一天干的都是小包装活,一点儿也不累,想到每天回家老伴儿已准备好了饭菜等着自己回去开饭,心里美滋滋的,尤其是想到小孙女,一见到自己就“爷爷长、爷爷短”地叫着,一天的劳累一扫而光。正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堤沃路口。刚拐弯到了路的另一侧,就在接近十字路口的地方,公路边的沙土里好像有个黑色的东西,他停下电车,过去捡起来一看是个钱包,打开一看,卡槽里塞满了各大银行的卡,还有身份证。他四下张望,天快黑了,路上行人稀少。他等了一会儿,也没看见有人来找,看看包里还有一摞现金,有个驾驶证,就是没有联系方式。身份证上的地址离这里也有20多里地,眼看天就黑了,他决定先回家再想办法找失主,以免老伴担心。
老孟夫妇齐心寻找失主消息
回到家,老伴先问:“怎么今天回来这么晚?饭都凉了,我去热热。”老孟一边洗手脸一边问老伴:“你说假如拾到了别人的东西,又知道是谁的,该咋办呢?”“那,当然还给人家了,人家丢东西的人肯定着急呢。”
一听这话,老孟就乐了,他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把自己拾到钱包的来龙去脉跟老伴说了。老伴拿过来一看说:“哎呀,这么多钱,得好几千元吧,说不定人家小伙子(身份证显示失主是90后)等着娶媳妇用呢。想办法还给人家吧。”
吃着饭他们就商量如何把钱包还给失主,这时候电视屏幕不断有播放寻人启事、失物招领的消息,他们认真地关注内容,希望看到失主寻找钱包的一些信息。一直看到晚上10点左右,也没等到任何消息。
老孟奔波20多公里苦寻失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老伴早早做熟了饭,老孟吃过饭就匆匆出门了,他要在上班前先把包还给失主。按照身份证的地址,他骑着电车来到20公里外的安平镇后庄村,寻找叫“张宁”的小伙子。经询问村民,有的说不知此人,有的热心指引了却是同名同姓……一直到9点多,还是没找到失主。公司知道后,帮他先联系了后庄村村委会主任,了解到村里与失主同名者有4人,然后按年龄排除了两个,又经打听,另一个重名者7天前已经去了外地,至今未归,只剩一个了。村委会又根据身份证上的详细门牌号找到他家附近,但邻居村民都说只知道叫“小臭儿”不确定大名是不是“张宁”,敲门进去,张宁的伯父在家,通过他的伯父进一步联系他本人,这个“张宁”果然丢了包,所描述的包内物品与老孟捡到的分毫不差,而且失主心急如焚,他也是一家丝网公司的员工,过两天将去俄罗斯参加五金展览会,正急着用身份证取护照呢。听到有人捡到了正四处打听着还包,他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情急之下,张宁脱口而出:“除了身份证,其余的我都不要了,太感谢了。”
张宁在村主任的陪伴下到公司领回钱包时,他看了看,银行卡、购物卡一张不少,人民币一点没动。他想把现金全部留给孟令懂以表示谢意。但老孟说:“所有东西完好无损还给你,如果打算要你的东西,我就不会还你了,我完全可以说,只捡到了一些证件。做人最主要的是心里踏实。”
攥着失而复得的钱包,张宁说:“包内4000多元现金分文未少,卡内余额累计有六七万元,还有一些发票,给我挽回的经济损失接近10万元,我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他。”
美德可贵被列为预备党员
面对孟令懂拾金不昧的优良品格,失主小张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特意做了一面锦旗,带着锣鼓队浩浩荡荡地送到了孟令懂的手里。
安平县非公企业党组书记梁畔逢听到孟令懂的先进事迹后,激动地联系公司党支部,表明了应该吸收先进人物加入共产党组织的想法。没想到公司领导班子早有此意,公司在全体员工会上对孟令懂给予了表扬,并当场宣布为他上调工资,月薪增加100元,还向全公司员工发起了向孟令懂学习的倡议,同时孟令懂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被公司列为预备党员,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