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告称中国9成男舰员认为很需要在舰艇上部署女兵]
女水兵在大洋上进行升旗训练。 (查春明/摄)
第九批女水兵在大洋上独立值更。 (查春明/摄)
参与海军建设,谋求女性全面发展是中国女军人的伟大梦想。那么,中国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早期进行了哪些有益尝试?舰艇官兵对女兵上舰的认识和态度如何?目前中国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还存在哪些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做好中国舰艇部署女军人后续研究和保障工作,本文在为读者解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可行性建议。
我国海军对舰艇部署女军人一直十分重视,并不断探索。上世纪80年代,我国海军在 “南康号”代医院船上开展有女医护人员参与的海上医疗和卫勤保障训练;上世纪90年代,海军院校女学员开始参加年度航海实习。2003年,海军首次环球航行临时加进了4位女军人,女性开始在舰艇海上任务中担当角色;2008年起,先后有45名女军人(截止到2012年底)参加了亚丁湾护航,海军女军人开始成规模、长时间在海上执行多样性军事任务。2010年,24名女军人开始参与舰艇远洋航行训练,同时有4名实习女舰员首次在作战舰艇上工作和生活;同期,有52名女军人参加了“和谐使命—2010”医院船海外医疗援助任务,是海军以较大女性比例实践来考察舰艇女军人海上作业的效率和舰艇社会状况。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首批舰员中约5%为女性舰员。
中国海军女兵上舰实践状况
从我国海军舰艇历次临时加强女军人配备的实践看,女军人能够较好适应舰上的工作和生活,较好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使命任务,在舰艇广播、文体活动以及其他集体活动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对改善人际关系、协调舰艇氛围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舰艇外事交往中作用明显。在抗晕船等不良反应上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绝大多数女医护人员可以在晕船反应强烈的情况下,较好完成临床操作,均能在舰艇手术、穿刺、注射等精细化操作中达标。
调查显示,官兵普遍接受女军人参与护航并认可她们的工作绩效。约78%的舰员认为女军人上舰对护航行动有利;所有女军人都对自己的舰艇工作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多名舰艇指挥员认为,应增加女军人部署人数,提高比例,认为女军人加入对战斗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对参加“和谐使命-2010”和“和谐使命-2011”女舰员的调查也表明,女军人在医院船海外医疗援助服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医疗救护、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工作中优势明显、不可替代。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几乎所有女舰员舰艇服役主观愿望强烈、荣誉感强、自我激励作用明显,心理健康状况基本稳定,能较好履行各个舰艇岗位的职责。
对女兵上舰的认识与态度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舰艇官兵对女兵上舰的认识和态度,课题组对相关舰艇官兵以及舰艇学院的部分女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针对男性舰员的调查显示:90.1%的男舰员认为在舰艇部署女军人很需要和非常需要,82%的人表示接受舰艇部署女军人, 7%表示拒绝接受女军人上舰,主要理由是不利于舰艇管理。多数人对女兵上舰的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91%的人认为舰艇部署女军人有利于全体舰员的身心健康;93.2%的人认为舰艇部署女军人有助于舰艇对外交往和树立海军良好形象;95%的人认为舰艇部署女军人可融洽舰艇人际关系,构建舰艇正常社会交往环境,促进舰艇战斗力提升;同时还有80.4%的被调查者认为,女性的出现会给自己带来竞争和学习压力;86.1%的被调查者认为,愿意为共同工作的女舰员提供帮助;另有68%的人担心女兵上舰可能会在身心健康方面受到影响。
对已部署和将要部署在舰艇的女军人(包括女舰员和院校女学员)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女军人认为舰艇社会和海上作业需要女性;不同样本中,分别有81.4%的女舰员表示上舰工作是因为“喜欢挑战”;57.6%的女舰员表示上舰工作是“职业规划的需要”;44.1%的女舰员表示上舰工作是“荣誉感的满足”;22%的女舰员表示上舰工作是“服从安排”,另有6.8%和8.5%的女舰员表示上舰工作是为了“获取报酬”“可以游历全球”等。
对女舰员舰艇工作优势的调查中,多数人在细心、亲和力、认真、谨慎等选项上自我评价积极,分别占98.3%、91.5%、88.1%、和84.7%;在观察力、责任感、言语表达、耐力选项的自我评价较积极,分别占74.6%、69.5%、67.8%、和62.7%;在动手能力、想象力、言语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价一般,其中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自我评为49.2%,言语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价为44.1%;而对创造力和记忆力的自我评价偏低,约为30.5%。
女舰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成为中国女性全面发展和海军提高战斗力水平的必然要求,但是从现实进程看,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还存在一些认识与管理层面的误区,需要加强政策和技术等层面的科学研究、提高舰艇管理与保障水平,并开展相应的专题培训等。
男女舰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关于男女两性的心理结构及其社会适应力异同,社会历来存在一些偏见,但科学研究早已揭示,这些所谓的女性劣势理论不过是一些刻板印象,是历史长期歧视女性的结果。针对实习女舰员首次参加舰艇长期海上任务中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舰艇长远航期间,实习女舰员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约为21%,在数量上和各因子组成上与男舰员基本一致;在舰艇长远航早期,实习女舰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项因子评分与男舰员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随着舰艇航行时间延长,实习女舰员的心理健康呈下降趋势;在长远航后期,实习女舰员心理健康状况略有改善,但与男舰员相比,仍有显性差距。可以认为,这与年轻的实习女舰员首次参加舰艇任务具有更强关联性,与有多次航海经验的女舰员与男舰员的对比数据可以发现,性别差异相对模糊。
另据CMI量表对男女舰员的测评,男女舰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并不明显,其中焦虑水平男舰员比女舰员偏高。同样,对男女军人的应对方式调查也显示,女舰员用烟酒等方式应对问题的比例明显偏低,而在乐观性解释得分则相对较高,揭示了女舰员通常会更多地用积极的眼光和行动对待困境。
女军人上舰面临主要问题的分析研究认为舰艇部署女军人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的内核是战斗力提升,也存在一些挑战,主要有私密性维护、生活设施适用性问题、缺乏经验、出海训练艰苦、管理难度增加等。部分舰员认为,一些环境恶劣、健康危害较大、直接参与射击和重体力需求岗位并不适合女舰员。也有观点认为,舰艇部署女军人需要增加更多的保障措施,如卫生医疗保健、心理服务、计划外怀孕及孕期保障、营养膳食保障、体育锻炼训练和设施保障以及家庭关怀等等。可以看到,与女舰员健康最相关的挑战应该是舰艇医护人员的妇科专业知识,这种需求所改变的是医护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和补充,并应得到更多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保障资金的投入。
舰艇部署女军人的保障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舰艇部署军人后续研究和保障工作,使女军人上舰这项工作发展的更为顺利,特此建议。
在舰艇部署女兵应具备一定的比例。现代舰艇特别是航空母舰空间较大,人员部署也相对较多,有“舰艇社会”之称。海上生活,也往往持续时间较长。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在舰艇部署女兵,应参考联合国提出的在任何特定领域,女性参与均应不低于30%的相关规定,充分考虑人员的比例和结构,特别要注意避免出现女性点缀或“花瓶效应”,保证舰艇在为女兵圆梦航海、谋求发展的同时,提高舰艇的管理水平和战斗能力。
要将性别平等和妇女卫生保健意识全面纳入舰艇工作的决策、管理和日常工作进程。舰艇部署女军人后,舰艇社会群体构成打破男性单一的格局,男女混编,虽然有助于舰员的身心健康、生活丰富与活跃。但男女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心理诉求,在客观上要求需要舰艇领导性别结构更合理,舰艇决策和管理要具有性别平等和公正的意识,即决策和管理的维度与内容以及方法都要更加体现人文关怀,更加严格和细致。
面向女舰员提供特色的性别、保健以及技术课程。为保证女兵舰艇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国家和海军都作了积极的探索和部署,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步,应着眼女军人上舰后的问题以及女军人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家庭关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女军人性别与保健课程培训计划,加强专业和技术培训,保证男女权利和机会平等。 (作者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该研究项目特约专家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