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援朝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东亭举行
与朱新华(穿军装者朱德孙女)
朱和平与吊唁者
朱德孙子朱援朝不幸去世终年62岁,2013年6月4日在八宝山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据悉朱援朝是因为脑干出血去世的。
延伸阅读:“援朝”与“和平”
新中国成立后,朱老总不在军队中担任什么实际职务,而是担任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工作并不繁忙,能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天伦之乐。在颐养天年的时候,看着家里十几个孩子跑来跑去,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1950年,朱德的儿媳妇赵力平怀孕了。这期间她几次和朱琦从工作地天津到北京,在中南海含合堂朱德的寓所度假。此时,朱德已64岁,知道自己将做爷爷了,分外欣喜。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亲自购买了为孩子做衣服、包裹的布料;几次当面或写信嘱咐赵力平,要注意营养,卧床一定要侧卧,眼睛一定不要直接对着阳光。康克清在全国妇联最初任妇幼部部长,后来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妇幼保健工作乃是她分内工作。为了工作,她很注意相关业务的学习和琢磨,此刻这些相关知识,在家里派上了用场。
孩子降生之际,恰值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的第三次战役结束,攻占了汉城,并歼敌1.9万余人。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阶段性胜利,也为了让新生的男孩及早树立保家卫国之志,朱德给孙子起名“援朝”。从此,两位老人就盼着早一点抱一抱孙子。在朱德、康克清的敦促下,1951年劳动节,朱琦、赵力平把援朝带到北京。赵力平亲眼目睹了爷爷奶奶是怎样喜爱和呵护他们的第一个孙子。
康克清每天都要到东四的机关上班,一下班回家,必先来看孙子。她给孙子洗澡、换衣服。特别是后来在夏季,给孙子洗澡,她自己总累出一身大汗。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赵力平喂奶的时间怎样分布好,应该怎样喂奶,怎样使孩子健康发育。因为看到老总夫妇为孙子倾注了太多的关爱,赵力平怕把老人累坏了,就把孩子带回了天津。无奈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念叨,反复写信,要替他们带孩子,还说他们可以找保姆帮助带孩子。朱德和康克清一再对朱琦、赵力平说,“你们都在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免去照顾孩子的拖累,可以在工作上有更大建树。”儿女拗不过老人,只好把10个月的援朝送到了北京。一年后,赵力平的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此刻,朝鲜、中国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李承晚政权,已开始在“三八线”边缘的开城展开停战谈判,虽然常常是谈谈打打,但和平前景可瞻,因而朱德为新生儿取名“和平”。
和平刚8个月,就又在爷爷奶奶的强烈要求下,被送进了中南海。因为两个孩子都在北京,赵力平夫妇的周末和假期,便大多要到北京度过。赵力平夫妇到北京,都是自己乘车去中南海,从不让公家的车去火车站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