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 正文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兰州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推进文化产业

来源:中国兰州网-- 2013-09-23 16:58:10 字号:TT

    日前,记者来到兰州演艺集团排练大厅,《鼓舞中国》剧组正在初步演出成功的基础上抓紧排练,他们的雄心是继《大梦敦煌》后,再演绎一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精彩大戏。

    如今,兰州市处处高扬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大旗,又一轮文化产业大发展浪潮开始涌动。

    由兰州市委宣传部组织起草的《兰州市文化产业三年(20132015)跨越式发展实施方案》透着浓郁的墨香,即将“新鲜出炉”。《方案》深入挖掘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和龙文化在兰州交汇的优势,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兰州今后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力求以全方位、大手笔打造黄河文化品牌。

    作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亮点工程,黄河母亲文化公园项目正在筹备和策划当中。兰州市要将其打造成历史上投资最大、规模最宏伟、设计水平最高的文化产业项目。

    224日,兰州市召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对接暨招商引资推进会。根据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兰州市精心凝炼、科学论证,选出128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近期将上报省上,争取纳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1313”工程。该项目涉及文物、遗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会赛事会展等。

    “兰州市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按照省委"3341"项目工程要求,积极融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抢抓机遇、精心谋划、凝炼项目、狠抓落地,打造一批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掷地有声地说。

    先声夺人,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

    在兰州,黄河水车、金城渡、黄河铁桥、羊皮筏子等黄河水利文化和黄河渡口文化独具特色。诞生于兰州的《读者》《大梦敦煌》享誉世界,保存在兰州的《四库全书》价值巨大,兰州牛肉面、兰州鼓子、兰州刻葫芦历史悠久。

    然而,作为一个享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大市,兰州市文化产业项目长期处于“小、散、弱、差”的状态,众多的文化资源处于静态陈列状态。为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兰州市在深入思考中找到了答案: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开创文化强省新局面。

    兰州市成立文化兰州建设领导小组,兰州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调研、相继制定出台6个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办法,与各县区、有关部门签订《文化产业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制订《兰州市县区文化产业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办法》,对各县区文化产业进行量化管理考核。

    以原兰州歌舞剧院、兰州戏曲剧院、大剧院演艺中心、舞美中心、金城大剧院、兰州剧院资产为基础的兰州演艺集团挂牌成立后,通过资本运作与大企业合作,寻求多元发展,四面出击开拓市场,仅2012年一年,《大梦敦煌》《鼓舞中国》等剧目演出近500场。

    典型引路,全面开花。据统计,2011年兰州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2.2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63%,完成文化产业投资额6.89亿元;全市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企事业单位918家,从业人员3.55万人。2012年,兰州市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25%,占全市GDP比重1.89%,完成文化产业投资额25.7亿元,全市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单位(含个体户)2174家,从业人员4.7万人,主要指标均大幅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37.85%,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下一步,兰州市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整合机构人员、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文艺精品节目演出暨大型节庆活动举办项目体系,努力开拓精品节目的境内外演出市场,积极筹划大型节庆活动,全力实施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三年规划,凝炼和实施一批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确保2013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0.84亿元以上,占到全市GDP比重2.26%以上。”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丽宁充满信心地说。

    风生水起,文化产业助力转型跨越

    文化春潮涌,金城云飞扬。改革后的各文化集团纷纷进行机制创新,实行全员竞聘、岗位责任、分类管理、绩效工资、抵押承包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机制,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大、叫得响、水平高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2012年,兰州市深入挖掘西部及全国鼓文化资源,创排大型精品剧目《鼓舞中国》。20127月,该剧在“兰州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首次亮相,大获好评;同年11月,晋京为党的十八大召开献礼演出,声震全国,社会各界一致评价这是兰州市继《大梦敦煌》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兰州市将精品项目打造贯穿在社会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有精品参演的黄河风情文化周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近水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在这些大型文化活动的带动下,兰州市社会性、群众性、自发性的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常年不断,遍地开花。

    近年来,兰州市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00余场次,通过加强全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示范带动作用,一大批集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和旅游文化相结合的活动纷纷涌现。各县区、各乡镇、各社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兰州“二月二龙抬头”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安宁桃花会、七里河石佛沟花儿会、百合艺术节、永登苦水玫瑰节、皋兰什川梨花会、榆中“兴隆之夏”广场文艺周等大型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2年,兰州旅游业突破季节瓶颈,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05.41万人次,同比增长49.6%,实现旅游总收入154.99亿元,同比增长50.58%,旅游接待总人数完成全年计划的123.8%,实现旅游总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127.1%。这得益于兰州市将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

    2012年,兰州市推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文化旅游宣传标志语,以这句全新的文化旅游宣传标志语为中心,兰州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整体宣传方案,推出兰州七大经典文化旅游线路和“兰州十二月、月月有精彩”等主题宣传活动,在深圳、北京、上海、日本东京等城市举行推介会。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梨花节、桃花节、百合节、青城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文化旅游节会活动。2012年,“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不时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上成为“热词”,被国内外聚焦并传播,极大地提升兰州对外形象。

    按照“文化、科技、创意”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思路,兰州市依托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优势和发展优势,通过采取“整合科技与创意文化资源、走体制创新之路和产业化道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多项措施,较好地实现了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2012年,兰州高新区被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授牌命名为首批16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

    兰州市还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有机结合,相互推动。目前已启动七里河区金天观西侧和西固区河口村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恢复工作。重点抓好甘肃举院古建群、金天观、府城隍庙、五泉山、白塔山和广福寺、兴源寺等濒危古建修缮工作,完成申报兰州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青城、金崖、连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力争2015年实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

    传承创新,掀起文化发展新高潮

    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大幕拉开后,兰州市掀起了又一轮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高潮。

    兰州市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兰州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方案》《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实施方案》《兰州文化产业三年(2013-2015)跨越发展实施方案》《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3-2020)》等相关文件。

    216日,虞海燕主持召开兰州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邀请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省地方史志协会会长、兰州市历史文化研究开发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张克复作了“突出兰州文化特色、打造黄河之都”专题讲座。

    224日下午,兰州市召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对接暨招商引资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对接和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

    兰州市市长袁占亭表示,兰州市当前要突出抓好、抓紧对接和研究制订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方案、以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力求突破,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及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狠下工夫,引领全市文化产业大发展。

    寻芳不觉醉流霞徜徉在金城观、黄河两岸,古文化街古色古香;漫步在青城古镇、河口老街,古今交融独具特色。万树繁花媚金城,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兰州网)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