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 正文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大陆30所中学引进台湾国学教材 感动中国人物被编入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3-09-28 16:35:10 字号:TT

    进展

    出版方为接地气改教材 课本内出现感动中国人物

    记者发现,为了能够接上内地教育环境的地气,出版方在课本的用词细节上做了大量修改,除了把教材名字由台湾惯用“基本教材”改成内地惯用“基础教材”,还对原教材中台湾的固定用词进行修改,将台湾地区喜欢用的文言说法,改为适合内地高中生的书面习惯用语。

    引进版教材改动最大的部分,是将每个单元的台湾版“今人今事”课外阅读全部替换成为内地学生熟知的“名人事迹”,如在孔子为人的章节中,台湾原教材使用的今人事例为台湾证严法师,内地引进版引用的今人事例是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在论古今人物与孔门弟子章节中,台湾原版教材用的典例是“教育哲人——辛志平”,引进版教材用的是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支教劳模白方礼;在论人性本善的章节,将原教材中引用的“从流氓、囚犯到诗人、教授(林建隆)”,今人今事替换成“叛逆中的皈依——小布什”。

    对话

    引进教材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

    对话: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祝安顺

    记者:为何想引进台湾版国学教材?

    祝安顺:台湾用了近60年的国学教材,经过了反复的修订和改善,经得起考验,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国内虽然也推广国学教学多年,但没有很成体系的教材。

    记者:引进台湾教材,能得到教育部门的支持?

    祝安顺:这属于文化交流,国家也明确支持两岸文化交流。台湾国学教材对于内地是个很好的借鉴,也能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

    记者:两岸教学模式存在不同,引进版教材在推广使用中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

    祝安顺:虽然两岸的中华文化交流还存在一些隔阂,但是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大家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也一样,相信不会水土不服。

    记者:但两岸的国学教育背景确实不同,这套教材是否真的适合内地学生?

    祝安顺:这套教材其实也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未来我们还可能做大规模的修订和调整。全国各地的国学开展也不一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对于什么教材合适当地教育,在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记者:引进版教材为何要对“今人今事”栏目做大规模的内容替换工作?

    祝安顺:因为台湾版教材中的“今人今事”引用的都是台湾的有名人、事、物,这对于我们内地学生很陌生,所以全部替换成内地学生熟悉的名人事迹,便于理解。(记者 林艳)

    “台湾教材”台版与内地修订版差别

    章节 原“今人今事” 修订后的“今人今事” 孔子的为人 今之圣者——证严法师 烛照深山——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孟子的抱负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马丁·路德·金恩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袁隆平论古今人物与孔门弟子 教育哲人——辛志平 孔门弟子的精神延承——白方礼论孝 仁孝典范——陈树菊女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替牺牲战友尽孝的李彬论道德修养 以善会友,以友辅仁——嘉邑行善团 谦谦仁者,大师风范——启功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