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北京公务卡使用范围将扩大。北京市财政局昨日消息,明年年底前,各区县须将公务卡改革覆盖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
财政专家认为,加强公务卡管理不仅可有效弥补现金管理漏洞,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也是专项整治公款大吃大喝行为的一项重要措施。
今年发公务卡3.7万张
北京自2007年启动公务卡改革以来,对公务卡开设、使用、报销还款以及改革实施要求等进行了明确。2012年,《北京市市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出台,将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17项支出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范围。
截至2012年年底,市本级全部预算单位及16个区县实现了公务卡改革市、区两级全覆盖的目标。
市财政局介绍,今年1至11月份,公务卡发卡达3.7万张,比2012年全年发卡量增长270%,报销还款额13180万元,比2012全年报销额9369万元增长40.7%,其中市本级公务卡报销还款6600万元,增长358%。
四成区县单位未发卡
尽管如此,北京的公务卡发放和使用依然不到位。
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截至目前,北京101个市级单位和600多家基层预算单位发放了公务卡,分别占总数的75%和50%左右。区县共有2000多家预算单位发放了公务卡,占总量的60%左右。
此前,北京市审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北京15个属于2011年以前开展公务卡改革的试点部门,在发放的851张公务卡中,有431张处于未启用或未发生交易状态。
明年公务卡全面推广
市财政局表示,目前大部分区县未将改革推广至所有基层预算单位,部分区县还没出台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下一步,北京将修订《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各单位须于2014年年底前,将公务卡改革覆盖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同时,建立公务卡督察考核制度,明确要求各区县要结合本区县实际,制定本区县的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此外,市财政局将进一步加大各单位落实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单位减少“三公经费”支出。
对话
市财政局
公务卡报销难作假,个别部门不爱用
新京报:当前公务卡使用存在哪些问题?
市财政局:部分单位尚未使用公务卡;部分单位的公务卡使用不到位,该用公务卡的,依然用现金结算,资金使用情况不够透明。
新京报:公务卡具体怎么使用?
市财政局:北京公务卡一般分为“金卡”和“银卡”两种,信用额度分别为5万元和3万元。少数特殊情况可不纳入公务卡结算范畴,如:在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场所发生的单笔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公务支出等。
新京报:公务卡使用效率不高,有哪些原因?
市财政局:有主观原因。比如在现金报销上,可能存在改变用途、违法乱纪、开假发票等行为,而公务卡则需附上详实的费用清单,不好作假。因此,个别部门主观上不太积极。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原因,比如一些地方不发达等。
新京报:公务卡全面推广,是否意味着三公经费全面的强制进行公务卡消费?
市财政局:按北京制定的公务卡消费目录,公车和接待都在强制公务卡消费范围内,但出国一般不用公务卡。目前北京正专项治理大吃大喝,加强公务卡管理不仅可有效弥补现金管理的漏洞,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也是专项整治公款大吃大喝行为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7年
启动公务卡改革
对公务卡开设、使用、报销还款以及改革实施要求等进行了明确。
2012年
《北京市市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出台
公务卡强制结算范围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和其他交通费用。
2014年
将公务卡改革覆盖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
北京公务卡分类
金卡
信用额度:5万元
银卡
信用额度:3万元
少数特殊情况可不纳入公务卡结算范畴:
是在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场所发生的单笔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公务支出;
是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外的县级以下(不包括县级)地区发生的公务支出;
是按规定支付给非本单位个人的支出;
是签证费、快递费、出租车费、停车费以及目前只能使用现金结算的支出。
个案
海淀发公务卡3141张
海淀是北京首批实行公务卡试点的区县之一,该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昨日,全区共开办公务卡3141张,公务卡的有效使用,使资金使用更加透明。
该负责人说:“我们在原有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中,增加了‘公务卡管理’模块,并建立与发卡银行的公务卡支持系统接口。借助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平台,实现公务卡的信息传递、查询和还款操作。同时,通过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三方联网,使单位公务卡消费信息、单位受理报销、财政支付、银行划款实现了网上操作和信息共享,财政部门和单位财务部门能准确掌握每张公务卡的每笔消费、还款信息。”他表示,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单位用公务卡消费,财政部门也能同步监督。(记者 蒋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