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海一条船最多能打两万斤鲅鱼,今年最多的一条船打了6000斤鲅鱼,最少的船只打了1000多斤,鱼少得太厉害了。”曲学涛从1982年就从事海产品销售,可以说见证了沙子口水产资源的变化过程,他告诉记者,到了鲅鱼上市的时候,他基本上天天都和渔民打电话,有时候自己也带着员工开船到海上收鲅鱼,但不管是到海上还是到码头收,近年来的鱼少得可怜,不光是鱼,八带、墨鱼、金乌贼、立虾、螃蟹也都少得可怜。“现在你到沙子口吃只螃蟹知道多少钱嘛?就是凭关系找过来也得200多元一斤,不用多就是往后退5年,到沙子口吃上一斤螃蟹也不会超过100元,那时螃蟹个头也大,现在能不能吃到都是问题了。”曲学涛告诉记者。
鲅鱼的减产开始让越来越多渔民感到恐慌,这让他们想到了小黄鱼、加吉鱼和黑头鱼的“遭遇”,从一开始的丰产变得捕捞量年年降低,最终几乎见不到大鱼,甚至面临绝种的风险。“鲅鱼是青岛渔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海洋鱼类资源,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减产已经不容置疑,至于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如果不做好保护,恐怕也会步小黄花鱼的后尘。”曲学涛说。
渔村现状
老渔村里年轻人不下海
“我今年38岁,在出海的人里面,几乎是最年轻的,有两三个比我小的,年纪也差不了几个月。”从17岁第一次跟着父辈出海打鱼,港东渔村的船老大刘元东,已经在渔船上度过了20多个春秋,可伴随着老一辈的人 “退休”,却并没有太多的年轻人加入渔民这个队伍。在港东渔村的3000多名村民里,大约20年前,至少有800多人是渔民,靠海吃饭,可如今常住人口总数没怎么变化,但靠海吃海的渔民只有不到200人,更多人选择找个单位上班、做生意。
不挣钱、太辛苦、风险太大、不算体面……这些都是村民拒绝成为渔民的理由,但却都是很现实的原因。
而支持刘元东一直当着船老大这个角色的原因,除了习惯这样的生活外,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也是他维持至今的因素,“这么多年海里的虾虎还有不少,但捕捞的成本越来越高,幸亏有政府的燃油补贴,一年近3万元,要不然谁也干不下去!”刘元东说,如果有合适的行当和收入,自己特别想转行,打鱼是个辛苦活,哪天如果干不动了,就几乎断了所有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