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5月31个新楼盘22个集体爽约 6月或大爆发(图)

来源:青岛晚报-- 2013-05-25 12:25:38 字号:TT

5月31个新楼盘22个集体爽约 6月或大爆发

5月31个新楼盘22个集体爽约 6月或大爆发

    5月份剩最后一个周了,据4月底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作为房地产销售一年一度的绝对旺季,“红五月”预计将有31个项目开盘或加推。但5月已过大半,全市仅有9个楼盘开盘或加推,其他22个楼盘则屡屡“爽约”,不惜拖延开发周期错过“红五月”这个最佳销售期。不少开发商开始通过“饥饿营销”的方式,采取拖延拿预售许可证时间等方式延迟开盘或少量推售的方式,等待房价涨到心理预期的高位。

    22个新楼盘集体爽约

    5月,本是传统的“红五月”销售旺季,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截至4月底),5月预计有31个项目开盘或加推,与2012年同期18新盘相比同比增长72%,环比增长7%。截至5月23日,全市仅有9个新盘入市,与预期的31个新盘入市相去甚远,七成原本定于5月开盘的新盘纷纷缺席爽约。已开9个新盘中,黄岛区占了5个,市内三区并没有多少新盘房源可供市民选择。从已开盘及加推情况来看,海信地产开发的凤凰金岸和湖岛世家都如期推盘,海尔山海湾、中南世纪城、龙湖原上、青岛正商红河谷、御景尚都、水晶海岸等楼盘也开始加推,除此之外,其他楼盘暂时没有任何动静。

    通过采访岛城多位房地产企业销售部门负责人,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房地产企业集中推盘的高峰期。一方面,面临6月底半年数据的压力,开发商会积极推新;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市场不好,不少开发商都捂盘,按说会在上半年将集中释放,这样也可以缩短开发和销售周期,缓解房企巨大的还贷压力。

    青版“国五条”出台难“压价”

    在限购令发布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就是去年这个时候青岛的房价曾陷入有史以来的低谷,降价、优惠一度成为楼市基调,然而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刚需充足的青岛楼市开始成交猛涨,有了高成交量做底气,房价也由此开始反弹,到如今就演变成了房价“触底反弹”。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4月青岛的房价仍在上涨,并有涨幅扩大之势。

    本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最新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4月份青岛新房房价环比同比都在上涨,其中环比上涨0.8%,已经连续上涨了五个月;同比上涨幅度高达3.8%,涨幅较3月扩大2.5个百分点,据了解这已经是青岛房价出现连续2个月的同比上涨了,而且涨幅还在扩大。市民接触到的多个新楼盘项目则表现为各家新盘纷纷提价,个别楼盘甚至出现了半年上涨近每平方米2000多元的个案。以李沧一楼盘为例,项目去年推出的两处地块起价仅为每平方米8400元,均价也不过每平方米9200元。到了今年5月,该项目在售5个楼座均价已经在每平方米10000元左右。岛城房地产市场的“万元线”已整体平推至此。

    主管部门将进行严肃查处

    据青岛网上房地产统计,4月份,青岛新建住宅成交量为8525套,住宅成交面积为867512平方米,同比去年4月3526套的新建住宅成交量,涨幅两倍多,而5月份的前三周,青岛新建住宅已经成交7012套,预计超过4月份的总成交量。与此同时,市区房价仍在上涨,李沧市北等区域多个新盘半年提价近每平方米2000元的大背景下,开发商的“爽约”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实际是一种饥饿营销模式。

    据了解,对已经取得预售许可,但未在规定时间内(10天)对外公开销售或未将全部准售房源对外公开销售,以及故意采取畸高价格销售或通过签订虚假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等方式人为制造房源紧张的行为,主管部门将进行严肃查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目前很多开发商都在尽可能地拖延拿预售许可证的时间,或是分次分批的拿证,这是开发商想拉长销售周期最直接的方法,另一方面,分多批次开盘,大幅提高开盘价,导致市场内无人应价,变相拉长销售周期。

    下月可能多楼盘“爆发”

    据目前不完全统计,6月份,我市将有不少于20新盘开盘或加推,市区推盘项目或将超越郊区。对于6月入市的新盘,开发商会否再“爽约”?市区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分析人员表示,从商品经营来说,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太长,在银行能够获得的贷款有限,“捂盘惜售”会拉长了周期。但是“捂盘惜售”是有一个市场规律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捂了,涨价涨的部分比利息高得多得多,才值得去冒这个风险,若判断失误,开发商将遭到巨大损失甚至可能遭遇资金链断裂的巨大危险。

    由此看来,面临半年度统计数据和下半年多家楼盘将推新的双重压力,以及房价上涨幅度不大(不足1%)的现状,6月我市或将有数量可观新盘入市。(记者 张贝)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