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手工作坊与互联网擦出火花 引90后甘心当皮匠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孙冰洁 2015-10-12 10:33:04 字号:A- A+

手工作坊与互联网擦出火花 引90后甘心当皮匠

    眼下,从手工烘焙到门类驳杂的木工、手缝皮革、手做乐器……在青岛,新式手工作坊正逐渐兴起。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视频,通过预约的方式到作坊内学习,还可以用团购的方式来体验线下课堂,如今诸多手工作坊都在尝试用互联网+的方式来经营老手工作坊。

    母子周末学做木勺

    周六下午,李艳带着7岁的儿子来到一家名为“智作生活馆”的木工作坊。他们将和另外20位学员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一个木勺的制作。

    先画图,然后用模具从木头上凿出形状,再利用锉子、砂纸、锤子等一点点打磨。“最难的还是从木头上凿形状,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需要耐心。”干了一个小时,李艳有些厌烦,但儿子却坐得住,有模有样地雕刻着手里的木头,4个多小时后,一件成形的勺子出现在儿子的手中。

    “确实挺让我惊讶的,其实重要的不是做出多好的东西,自己能做一个小物件,挺开心的。”李艳告诉记者,自己是把“手作”当成一种减压方式,“平时工作上或是生活上有压力时,就会做点小玩意,让自己静下来。”

    在不少新兴起的手工作坊中,20-30岁的年轻人都是这一轮“手工热”的热衷者。智作生活馆的发起人老滕就是其中一位,在地产公司工作的他最初只是喜欢自己“鼓捣”,但随着购置设备的增多,逐渐萌发了开一个手工作坊的念头。刚开业两个多月,学员已有二三十人。

     师傅一年只做六七把琴

    “现在很多东西太粗糙了,我只想自己做点好的。”这是韩师傅决定做手工的最初动机,他30岁辞职,半路出家学起了做提琴,一做就是十几年。

    一天工作五六个小时,雕木头、调音……韩师傅按照传统手艺人的工序“缓慢”地做着琴,几百道工序一丝不敢怠慢,通常一把小提琴完工需要两个多月,一年最多只做六七把琴。

    “你可以几百块钱买一把提琴,但我希望我做出来的是精品。”韩师傅告诉记者,他推崇手工制品中所凝聚的匠人之心,因此对提琴的基本工艺绝对不会马虎。但在营销环节上,却贯穿了互联网思维。

    开微店、私人订制、做公众账号,是韩师傅主要销售途径,虽然工作室在青岛,但其客源的一半以上都来自全国各地。通过这种方式他现在可以从容地打磨自己的琴,而不必有多大的生存压力。

     90后大学生当皮匠

    每天上午9点左右,小皮就会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工作室,围上围裙开始工作,“打版、选料,然后把纸版印在皮面上,把皮料裁切成需要的形状,再把需要黏合的地方黏合起来……”当他穿针引线熟练地缝着手中的皮具时,谁能想象这位90后大学毕业生竟然迷恋上“手缝皮革”的老手艺?

    小皮的手缝皮革课堂从网络起家,通过微信课堂聚集起学员,然后逐步扩展至线下。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来进行传播、聚合、以私人订制的方式保持特色。小皮告诉记者,目前的学员里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到退休人员都有。“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爱动手制作,喜欢精美耐用的皮具,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过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叮当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