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正文

梁鸿周日做客青岛书城 在生活的暗处生出光来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张力伟 2017-11-22 16:34:50 字号:A- A+

青岛新闻网11月22日讯(记者 张力伟)著名作家、学者梁鸿的首部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作者继《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影响巨大的非虚构作品之后,挑战自我完成的首部“梁庄”系列长篇虚构小说。26日(周日)下午2点,作者梁鸿将做客青岛书城一楼城市课堂,为岛城读者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学之旅。届时,岛城作家刘涛先生也将作为嘉宾主持参加本次城市文学课堂活动。

谈到梁鸿,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它们因其纪实性、文学性和社会关怀的出色结合,成为国内非虚构文学的代表作,而梁鸿也在一系列“梁庄”非虚构文学的写作中,被冠以“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领军人物”的头衔。但这只是她的一个侧面。很多读者不知道的是,梁鸿也同时在写作虚构类作品。

新书《梁光正的光》的出版,或许能够改变读者的印象,将一个更全面、更有魅力的梁鸿展现在大家面前。她在写作这部虚构长篇时,努力摆脱“非虚构”的光环,在小说叙事中回顾“父亲”梁光正悲情荒诞的一生。这部作品不仅保留了作者对于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程的关注与热情,而且因是虚构类作品,想象力和文学性更其飞扬,彻底释放出作者在非虚构写作中未被发现的叙事才华。

梁鸿坦言,前年父亲的去世给她带来巨大打击。但现在追忆父亲时,她已非一味悲伤,而是时常发出沉浸在往事中的微笑。父亲的乐观自嘲、夸张煽情和孩童般的无畏形象时时浮现在这个作家女儿的心中,她开始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驱使,心里慢慢生长出一个叫做“梁光正”的老年男性形象。“梁光正”应该被写成小说。不把“梁光正”写出来,她寝食难安。

在想到这个人物时,梁鸿从未有过一秒想过要用非虚构来表现,她认为,“梁光正”身上的复杂性、戏剧性和矛盾性只适合虚构写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他”身上那种捉摸不定却又极为可贵的“在生活的暗处生出光来”的特质。

《梁光正的光》以梁光正老年执意寻亲报恩为起点,随着梁光正报恩行为的一再重复和失败,几个子女被迫随之回顾父亲如西西弗般屡战屡败、永不言弃的奋斗史和爱情史。随着情节的推进,一件尘封多年的可怕往事浮出水面,子女们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的良心和对父亲爱恨难明的情感纠葛。

这是一个发生在农村的故事,可以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农民的故事,一个父亲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河南农村家庭的故事,但这些都不足以概括它。当人们走进这个故事,就会在纤毫毕现的人物描摹和宏大时代背景共同作用的文学魅力下,真正看见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家庭。

梁鸿在书中对人物情感矛盾的刻画可谓见骨,对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表达和接受方式做了堪称自然主义的叙述。他们虽是一家人,却总在互相伤害,互相攻击,抓住对方的痛脚毫不留情,但彼此又深爱着对方,在危难时,愿意委屈自己甚至牺牲自己。这就是中国家庭成员间沟通情感的最常见形式。

梁鸿对“中国人的情感交流”问题长期关注,早在《中国在梁庄》中就说,“在中国文化的深层,有一种本质性的匮乏,即个人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都在一种扭曲中试图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每当这种牺牲不彻底,或中途改变,冲突与裂痕就会产生。在日常状态中,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沉默、孤独,好似处于一种愚昧的原始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这种痛苦没有体会,只是,每个人都被看不见的绳索捆绑着,无法叙说。一旦矛盾爆发,往往极具伤害性。”

正是因为这种不为情感掣肘的“自由亲情”的可能性的缺失,梁光正和梁家儿女之间的关系才如此合乎真实世界的逻辑,才日渐凸显其价值所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