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法官锲而不舍 为来青打工的彝族老乡讨回13万血汗钱

2018-04-15 15:08 来源:青岛晚报
分享到:


晚报讯“太感谢啦,李沧法院的法官们真是板扎,为你们点赞!”近日,李沧区人民法院集中发放部分涉民生案件执行款,6位来青打工的云南省寻甸县彝族老乡拿到13万元“血汗钱”。“板扎”,一句彝族老乡地道淳朴的家乡方言,道出对执行干警的感激之情。

杨某是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河口乡十甲村人,2015年起,杨某和同村5位村民来到马某承建的青岛市李沧区某处工地打工。2016年春节前,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六人从工友口中得知,今年工钱可能发不出来,原想拿了工钱给家里人买点海货带回去尝尝,这下连回云南的路费也没有了。心急如焚的杨某等人找到承包商马某,“刚开始马老板满口答应农历年前一定发工钱。等到腊月二十三,他人就不见了、电话也打不通。”杨某回忆道。2016年开春后,杨某等人回到青岛继续讨要工钱,而“马老板”继续避而不见。“听建材商说法院起诉能把工钱要回来。”抱着试一试的心理,2016年7月,六人来到李沧区人民法院起诉承包商马某要求支付拖欠的工钱。案件受理后,主审法官积极组织双方调解,2016年9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法官以调解书的形式确认马某应按约定期限支付杨某等人的工钱,逾期不付,杨某等人可依法申请执行。2016年10月,马某到期拒不履行调解书,杨某等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处理好涉民生案件、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是我们执行法官的天职。农民工的‘血汗钱’一分也不能少。”李沧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负责人孙海翔说,被执行人马某涉及的纠纷多、案子多、欠债多,想在他身上找到执行突破口,得下一番功夫。孙海翔是该案执行承办法官,有着丰富执行经验的他,经常与“老赖”斗法。“接到案子,我们立刻将马某传唤到执行局,要求马某支付杨某等人工钱,马某给出还款计划,与杨某等人达成执行和解,并支付了部分款项。但后来再传唤,他就不来了。”感觉到被执行人马某故意躲避,2017年中秋节,孙海翔带领团队的同事依法拘传马某,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并责令其提供执行担保。2018年初,经依法多次催促未果,执行法官果断利用查控平台,依法查控扣划执行担保人部分财产,马某拖欠杨某等六人剩余的13万元工钱得以全部执行到位。为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李沧法院不断加大对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先后开展了“春雷”“夏雨”“秋风”“冬暖”等专项执行行动,重拳出击治“老赖”,切实兑现群众“胜诉权益”。 (记者 梁超 通讯员 张竞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