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1日讯 在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李先生家中,打开电视,便能看到人社部门推送的就业政策、招聘岗位、技能培训等信息,按下遥控器,联系就业服务专员,就能帮助办理就业需求登记、补贴申领、创业指导等业务,“动动手指”即可享受就业创业服务。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培优塑强“就享家”就业服务品牌,实施“技赋青岛”“强基提质”“数智就享”三大工程,为劳动者提供“家人般”的温情服务,让劳动者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以优质公共服务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季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7万人,同比增长4.3%。
154个基层就业服务站建成,临家易业精微随享
积极推进“社区微业”行动,建成154个“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打造书院万达商超服务站、流动服务巴士、流动服务专窗等个性化服务站点。创新智慧电视“就享家”、1314陪伴式等服务模式,配置322名专职服务人员,将就业服务向社区和乡村延伸,居民逛街随享、家中即享就业资源,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利性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依托“零工超市”“零工之家”小程序等,提升供需匹配精度。引导公益性岗位人员积极参与社区编辑部、社区治理中心等工作,兜底民生的同时全面赋能社区建设。
100%重点群体联系率达成,靶向服务兜底保障
构建衔接校内外的全周期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开展“提能力赢未来”毕业生启航扬帆行动,举办“就选青岛”“青雁归巢”“高校学子看家乡”助航活动120余场。落实“一对一”实名服务机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服务率达100%。开展服务农村务工人员“春暖行动”,创新举办“春风送岗鲁蜀金桥”列车招聘会,务工人员“上车求职”“下车入职”,列车途中岗位“码”上查询,1000余名务工人员扫码寻岗。开展“强帮扶惠民生”就业援助暖心行动,通过定期走访、主动发现、个性服务、动态跟踪等“敲门式”服务,一季度,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5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8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21万个岗位需求“上架”,就业空间扩容增量
举办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职通央企”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等各类服务活动220场,发布岗位需求21万个,服务求职者近15万人次。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开展10场“壮链强企”“一链一招”招聘,通过高质量岗位供给,促进劳动者市场化就业。启动“百企联百校,职引向未来”人力资源机构进校园、“职海无忧·扬帆起航”职业指导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专业化职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打造“青定山海”劳务协作品牌,连续4年开通专列,点对点输送2000余名定西籍务工人员“一站直达”青岛企业就业增收。
4.04亿担保贷款赋能,创业生态红利释放
全力优化“一体两翼八轮驱动”创业服务模式,全链条创业服务工作经验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展示推广。组织开展“青创四季”之春华行创业服务活动20场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政策落实、场地支持等服务,提升创业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支持打造创业街区、创业里院,评选4个市级创业型城区、12个创业型街道(镇)、41个创业型社区(村),构建开放、多元、可持续的创业生态。一季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4亿元、创业补贴972.2万元,降低创业成本,缓冲创业压力,助力成功创业。全市扶持创业8045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6.82%。
124个新兴工种“入册”,产培融合提质增效
开展“兴产业强链条”紧缺人才培训行动,围绕我市24条重点产业链,将人工智能训练师、半导体芯片制造工等124个职业(工种)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和金蓝领培训补贴目录,满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缺人才需求,实现培训工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一季度,开展各类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5082人次。开展“提技能就好业”专项活动,推出“微技能培训夜校”“社区公益课堂”等特色培训活动,一季度,面向青年群体开设培训班38期,涉及互联网营销师、视频剪辑、AI、形象设计等31个专业,累计吸引3108名青年学员提升就业适岗能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吕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