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6日讯 近日,随着“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山东青岛,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部返回国内。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都有青岛科技工作者的身影。记者采访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的南极考察队员,通过他们的南极考察经历,透视我国极地考察变化。
科考装备:逐步现代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极地科考40年来,科考队员的“出行”体验,直接反映出科考装备向现代化的转变。
1994年之前,我国前十次南极考察主要使用的是“向阳红10”号和“极地”号两艘科考船。这两艘船并不具备破冰能力,常常被海冰所困。已退休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侍茂崇就有亲身经历。那是我国第7次南极考察,航行中,“极地”号多次陷入冰的重围。“第一次被卡住,一卡就是4天。第二次更严重,‘极地’号几经挣扎,但一天只挪动了两米。一直到第十天,借着5-6级西南风,才杀出重围。”
1994年之后,该现状逐步改变。当年10月,“雪龙”号投入使用,首次前往南极地区执行考察任务(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相较于“向阳红10”号、“极地”号,“雪龙”号最大的不同是其所具备的破冰能力,即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
“不过,我国虽然有了破冰科考船,但当时科考仪器还没跟上。”1994年,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的史久新随“雪龙”号开启了自己的首次极地考察之旅。他发现,当时船上除了艉甲板的绞车,很难找到与科考有关的船载设备,调查设备都需要自行带上船。“我带的是一台计算机,后来出现了一点问题无法使用,问了一圈,发现船上没有第二台计算机可用。”
这次科考之后,“雪龙”号多次进行改造,增添了实验室以及诸多通用的考察设备。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是“雪龙”号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后的第一个航次,已到中国海洋大学工作的史久新有幸参加了该航次。“变化太大了。”他感慨道,直升机等装备都投入使用了,“雪龙”号上的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科考船和队员通常都准备两套仪器,其中一套作为备用。
2019年,破冰能力和科考性能更强的“雪龙2”号交付使用,中国进入“双龙探极”时代。跟随“雪龙2”号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海波博士同样深切感受到科考装备的专业性。“船的内部建造了一个大约160平方米的月池,贯穿各层甲板,并与海水相通,科考设备可以通过月池,避开冰层直达海中。”
科考船在变强,科考仪器亦如是。李海波也参加了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他补充说:“以前我们进行浮游生物取样,用的是垂直网,只能采集到200米以浅的样品。近年来,我们又率先使用多联网,可以分层采集到0-3000米甚至6000米不同深度的浮游生物。”
科考作业:日益规范化
随着我国极地科考的深入,科考装备不断专业化,科考作业也日益规范化。
“自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以来,我先后参加了5次南极考察,最大感受是,南极考察越来越规范化。”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师孙永明说,通过科考图片也可以发现,我国早期的南极考察不是很规范,有的考察队员调查作业时并没有带防护装备。这也导致了一些小的磕碰,虽然没有出现大事故,但是存在潜在、巨大危险。后来,随着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不再发生,“如果不佩戴安全帽、救生衣等护具,就坚决不允许进入作业空间。”
科考作业的规范化,不仅体现在安全科考上,而且体现在科考数据上。“南极考察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生物、地质、冰川等都有专业人员长期连续观测,但多年来一直没有潮汐方面的常态化观测。一些单位尝试开展过实验性、阶段性的工作,但科考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无法保证。”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副主任(时任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计划业务科科长)赵鹏参加了中国第34次和35次南极考察,建成我国首个极地业务化验潮站,并开始进行潮位业务化观测。“如今在北海局可实时查看长城站无冰期的潮汐观测数据,并完成实时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
各单位在南极周边海域的科考作业也在规范化,以避免重复化作业。“基本从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开始,普里兹湾、南极半岛邻近海域、罗斯海海域属于业务化海区,每年设置的调查站位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由自然资源部三个海区局(北海局、东海局、南海局)具体承担调查任务。”参加了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自然资源部北海调查中心副主任周斌说,北海局主要承担水体化学调查,东海局主要承担沉积环境及污染物调查,南海局主要承担水文环境调查。由自然资源部三个海区局负责实施,最大优点是可以保证相关海域调查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完整性和连续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