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昏暗的小房间内,墙壁和地面上布满油污,散发着恶臭的黑油炸出一块块美味的臭豆腐和一罐罐香辣过瘾的辣椒酱……近日,记者探访发现了位于雒口路上的一处小吃黑作坊,昨日市北区食安办连同质监部门对该黑作坊进行查封。
市民反映
小吃黑作坊藏身居民区
“有一家生产小吃的黑作坊,不仅是零售而且还做批发,就藏在我们居民小区内。”近日早报热线82888000接到家住雒口路的刘女士来电反映。刘女士告诉记者,发现这处黑作坊也是一次偶然,两个月前她租住了雒口路的这处房子,在离她住处不远的地方,一处位于居民楼底的房子引起了她的注意,这处房子并没有悬挂任何的招牌,大部分时间都是大门紧闭,但是只要开门就有浓重的臭味和油烟从屋里冒出来。5月20日,好奇的刘女士走近这处房子发现,在屋内几名工人正忙碌着,原来这里是一处加工臭豆腐和酸辣粉等街边小吃的作坊。作为一名街边小吃的发烧友,看着作坊内脏乱的环境和黑乎乎的炸油,刘女士只觉得胃里一阵翻腾。
记者探访
风声紧?黑作坊大门紧闭
接到市民的举报后,当天记者就赶到雒口路上的这处出租房附近,记者看到这里被一扇大的卷帘门关住,让人无法进入,透过出租房的窗户,记者看到屋内一片漆黑,并没有人员住在房内,窗口处散发着阵阵臭味。一直等候到下午,出租房处一直无人前来,为避免打草惊蛇,记者离开现场,到出租房的周围进行探访。
“可算有人管了,他们家就是做臭豆腐什么的,真是臭死人了。”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这处加工小吃的作坊在居民区里已经藏了3年,平常每到傍晚的时候,作坊内都会开工,可能是这两天检查的比较严,所以就暂时歇业了。“有什么证件?连个招牌都不敢挂,要是正规的他能不敢挂招牌?”王女士说。
油烟随意排熏黑居民楼
对于这处作坊的存在,居民们意见都很大,除了散发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外,对居住环境的破坏也让居民们十分气愤。“你看看这个油污有多厚,这个墙让他们熏得简直都不能碰了。”指着该作坊的一处排气口,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对于这个作坊的情况他们也曾向社区和街道反映过,但这处作坊老板常常 “打游击”,让执法人员无处下手。
5月21日,记者再次到该作坊处探访,但仍无功而返。5月22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该作坊时发现,作坊的大卷帘门终于开启,一名中年男子进入作坊内忙碌起来。
查处
黑作坊被取缔
市北区质监局食品科齐科长告诉记者,经过检查,该处食品加工点属于一处典型的黑作坊,第一该作坊没有任何证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第二生产环境脏乱,完全不符合食品加工的相关要求;第三其使用的生产原料假冒QS标志及其它生产信息,原料来源不明。接下来质监部门将联合当地街道办事处立即取缔该处食品黑作坊,同时会继续追查其原料来源和货物的去处,彻底清除这些对公众无益的黑小吃。
现场
生产环境脏得离谱
5月22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与市北区食安办以及质监部门执法人员一同来到雒口路上,对该作坊进行突击检查。当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进入该作坊时,原本还在看电视的一名中年男子立刻慌了手脚,想要隐藏什么,结果被执法人员严令制止。
记者看到该作坊的入口处一口大汤锅内装着满满的汤,已经发霉变质,散发着一股酸腐的气味。作坊内地面满是污渍,一些蔬菜和食物就堆放在这样的地面上,四周的墙壁布满黑色的油污,几乎已经看不出墙壁本来的颜色。
重复使用炸油成黑色
在作坊内的墙角处,执法人员发现这里堆放着许多的油桶,部分油桶内装着黑色的液体。提起其中一只装满黑色液体的油桶,执法人员将瓶口拧开,一股臭味瞬间在周围散开,让人难以忍受。经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油桶内的黑色液体就是食用油,只不过是因为反复地使用,油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颜色。执法人员表示这些油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炸制食品,食用油在反复或长时间高温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聚合作用,形成难以消化或具有毒性的聚合物,如二聚体、三聚体或多聚体等,它们在体内蓄积危害人体健康。
当执法人员询问这些油的用途时,作坊老板一开始表示这些油都是来不及丢弃的,后来在执法人员的持续追问下,作坊老板又改口称这些油是被用来做辣椒酱使用。在靠近洗手间的一口汤锅内,记者看到了一大锅已经炸好的辣椒酱,用这样的食用油制作辣椒酱,其安全性令人怀疑。
“小账本”揭恶行
据热心市民反映,该作坊内生产的小吃除了酸辣粉外,还有臭豆腐等其它小吃,但在现场执法人员并未发现有制作臭豆腐的原料,作坊老板也坚称自己并没有做过臭豆腐。只是空气中弥漫的一股臭豆腐的气味让执法人员对作坊老板的话感到怀疑。
在一番搜查之后,在屋内的一处较隐蔽的位置,执法人员找到了该作坊出货的账本,在账本的进出货记录上明确标明该作坊曾对外批发臭豆腐,并且按照账本上的记录最近两天就卖了不少。面对铁证,作坊老板终于不再狡辩,承认自己做酸辣粉的同时也批发臭豆腐,而用来炸制臭豆腐的油就是执法人员之前发现的发臭的黑油。
酸辣粉全靠浓缩味精
观察该作坊做小吃所使用的调味料,除了鸡精和香辛料之外,还有一种号称比味精更鲜的调味料,在该调味料的外包装上写着,该调味料鲜味为普通味精的两倍以上。在看过该调味料后,执法人员表示这应该是类似于浓缩味精的调味料,很多人感觉自家做的酸辣粉不如街边卖的酸辣粉味道足,可能就是出在这调味料上。“这些调味料都有QS标志,理论上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但是用量是有严格限定的。”市北质监部门执法人员表示,过量食用这类添加剂会加重人体肾脏的负担,长期摄入对人体危害大。在现场,记者并未看到任何的计量工具,对于这些添加剂的使用,作坊老板多是凭经验和手感添加。
原料合格证是假的
装满土豆粉、红薯粉的袋子在墙角处堆了一米多高,在随机抽查时执法人员看到这些原料的包装袋上印有QS标志和其它完整生产信息,作坊老板还拿出一张复印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看上去该作坊做酸辣粉所使用的原料并没有问题。不过当执法人员查询了该产品QS编号及产品合格证的号码后,执法人员惊讶地发现这些号码竟然全部都是假的,作坊老板的最后一块 “遮羞布”最终也被执法人员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