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8年,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平度市四种优良种子也搭乘飞船遨游太空并参与太空育种试验。如今5年过去了,这些太空育种进展如何?昨天,记者来到平度青丰种子公司种植基地看到,第五代两个品系共半亩多“太空小麦”即将收获,历经5年培育,这些“太空小麦”不但产量高且与传统小麦相比非常耐旱,今年还将进行旱地培育实验。据了解,另外几个品种,经过5年培育则表现平平。
太空小麦个头高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平度蓼兰镇青丰种子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看到,在一大片小麦种植区内,有两大垄麦田里种植着太空小麦,这些小麦与周边传统小麦相比个头要明显高了许多。记者注意到,周边传统小麦麦穗和叶片还有些发绿,但这些太空小麦则已成熟,麦穗和叶片已经全部发黄,单个麦穗也要比传统小麦麦穗长了许多。
“通过这些年的培育,已经是第五代了,现在已经到了收获期,再过10多天就可以全部收获了。”基地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作为繁育太空小麦的基地之一,他们从搭乘“神七”飞船遨游太空的47克“青丰一号”小麦良种中取回了一部分进行繁育,最初的种苗有上百棵,到今年繁育到半亩地面积。这名负责人表示,等到这些已经成熟的太空小麦进行收获时,为了便于今后研究,基地技术人员会将成熟太空小麦连根拔起,并为每株太空小麦量“身高”、称“体重”详细记录备案。
一亩多产百公斤
“通过这些年的培育,情况比我们预想得要好。”这名负责人说,传统小麦一般亩产最高能达600公斤,单个麦穗麦粒数不到40粒,在生长后期还容易倒伏,抗病性也不太好。太空小麦“经历”太空特殊的环境后,通常情况下基因都会发生部分变异。通过这几年选育来看,一代成熟的“太空麦”穗层比较整齐,株高出现变矮或变高迹象,有的麦穗出现无芒等变异单株,各项性能差异表现得不明显。到了第二代,通过区分选苗这些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二代小麦植株明显健壮了起来,抗病性也好了许多。从今年第五代来看,目前他们培育出了两个太空小麦品系,这两个品系小麦植株单株分蘖多达30多个,平均单个麦穗长可达18厘米,麦粒粒数达50多粒,千粒重达80到100克,相比传统小麦要高出了很多,初步测算一亩地太空小麦要比传统小麦多收近100公斤。
“你看,受前几天下雨刮风影响,有些传统小麦倒伏了不少,你再来看这五代太空小麦,根本没有受到丝毫影响。通过我们培育数据来看,在其它方面第五代太空小麦的品质都远远高于传统小麦。”这名负责人说,除了产量高等这些优点外,五代太空小麦抗病性强,成熟时间更是比传统小麦至少提前两到三天时间。
远比传统小麦耐旱
“一到四代,还没发现它有耐旱的特点,今年我们有意识做了一下实验,这才发现它的耐旱性也超出了传统小麦很多倍。”这名负责人说,传统小麦以冬播为主,从种植、出苗、返青期、分蘖期到最后收获,最少要灌溉四五遍水,才能保证小麦生长需求。从去年他们着手培育第五代太空小麦时,对两个同时种植品系中的一个品系只浇了一遍出苗水和返青水,根据后期生长来看,从出苗、分蘖到成熟,这个浇水少的品系并没有受到丝毫干扰,相反小麦分蘖力强,抽穗期集中,麦穗粗大,还特抗白粉病、锈病和抗干热风。
“太空小麦收获后,经过几天自然晒干便会进行脱粒,我们将从中选出饱满健壮的种子妥善保存。到了今年秋天,我们将加大面积进行第六代繁育。”这名负责人说,为了弄明白这两个品系小麦的抗旱性,今年他们还将分别对两个品系分开进行培育实验,其中一个品系将采用无水旱地区方法栽培,以此来寻求抗旱性小麦新品种。
预计5年后推广种植
“每一代太空小麦隔年繁育,田间管理会与前一代管理不一样,都是由繁到简慢慢向传统小麦管理方式靠近。”这名负责人说,当初在繁育一代太空小麦初期,为了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加春季分蘖,他们采用小麦“入住”加盖塑料薄膜制成的“拱棚”和24小时昼夜管理方式。二代繁育太空小麦时,他们则采用和正常小麦一样的管理方式,以便于更好观察太空小麦生长过程和变异状况。到了第五代,无论在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以及田间管理上,这些太空小麦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特殊照顾。据这名负责人介绍,经过5年不间断培育,目前太空小麦所表现出的品质已基本成型,通过今后繁育中的筛选变异单株,力争在5年时间内选育出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优良小麦品系进行推广播种。
太空芹菜育出两个品系
昨天,记者从平度农业部门获悉,当初搭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共有47克青丰一号小麦种子、20克马家沟芹菜种子、21克明村大黄埠西瓜种子、10克樱桃番茄种子这4个优良农作物品种,目前这些良种都已培育到了第五代。其中,太空小麦培育出两个品系且表现状况良好,马家沟芹菜也已培育出了两个品系,在植株生长、营养含量等指标方面比较稳定,但还存在植株个头大小不一的不稳定因素。此外,大黄埠西瓜种子和樱桃番茄种子,在经过5年培育后,目前还没有完全表现出与传统品种相比存在的优势。
高产抗病太空种子遍布全国
浩渺的太空并不遥远。您也许还不知道,咱们常吃的番茄、辣椒、芝麻、花生,其种子不少都游历过太空。不知不觉中,您或许已和太空有过了舌尖上的亲密接触。
在通州、大兴、房山,国家航天部门扶持的一处处太空种子基地已棋布沃野良田间,从1996年的返回式卫星到去年的神舟九号,中国的农作物种子已开始了太空游历,培育出了水稻、小麦、玉米、青椒等72个新品种。
果实绿色抗病高产
位于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的北京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育种领域的龙头企业。昨天,记者走进该公司的育苗大棚,绿油油的小苗精神壮实。
“航椒8号”的原始种子11年前曾登上神舟三号飞船遨游天宇。宇宙中的射线及微重力和复杂的电磁环境等,诱导种子很快发生变异。而科研人员正是从变异的种子中,筛选出抗病、高产又高营养的种质资源,然后在陆地上种植至少四代,确认种性稳定,品质优良后,最后投向市场。
“通过物理诱变,不导入外来基因,再加上长时间的陆地试种,可以确保航天育种是绝对安全的。”公司负责人赵辉解释说,更可贵的是这一变异过程,在宇宙中只需几天;而如果应用传统育种方式,要想获得这一变异,可能要花上数年、数十年,或者更长。“在较短时间内,创造出大批优质的种质资源。航天育种可以说是缓解我国农作物优质种源贫乏的有效途径之一。”赵辉说。
不仅安全,太空种子的产量也有大幅提升。普通的菜椒,亩产上千斤已是不俗的成绩;而“航椒8号”亩产可达万斤以上,试种时,摘同一垄地的果实,刚刚摘完一遍,就会发现新的果实又已累累挂上枝头。
航天种子惠及全国
取自天外的太空种子正在惠及全国,如太空苦瓜、太空辣椒、太空醉蝶、太空树莓等,这些得天独厚的种子,已销往广东、陕西、山东、河北等全国各地。搭载神舟四号飞船的巴西优质香蕉品种试管苗,经过科研人员优选,目前已得到“航蕉1号”和“航蕉2号”两个航天香蕉新品系,其丰产、抗病,果皮金黄色,皮薄,无炭疽病,果肉细嫩,口感香甜。产量比普通香蕉提高约20%到30%。新品种已在深圳、海南、大连等地区试种成功,证明是适合华南地区商品栽培的优良品种。
北京的航天育种还与国家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结合,首次在神舟飞船上实现了搭载植物试管苗的地面选育试验。培育出的太空香蕉、太空树莓、太空葡萄、太空兰花、太空百合、太空月季等作物已供向深圳、海南、辽宁等地。
航天育种创效益逾千亿
航天育种技术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将深刻改变农业面貌。从1998年获得第一个航天育种作物品种的短短十几年间,保守统计,航天工程育种产业已经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花生、芝麻、番茄、青椒、苜蓿等多种作物的种子已先后送上太空。它们的后代,进入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的优异新品系有200多个,已育成并已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多达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