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无需供暖,只要一窗之隔,室内室外就有10℃以上的温差,污水在住宅小区内直接处理成中水送回住户用于冲厕,小区里的雨水被收集为绿化及景观用水……有一种建筑被称为“绿色建筑”,这样的建筑拥有诸多“绿色”品质:节能、节水、节材、健康、舒适等等。记者昨日从市城乡建委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了解到,按照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部署,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绿色建筑星级标识评审,目前我市已有15个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占全省所有绿色建筑项目的25%。
绿色建筑住着会更舒适
据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专家介绍,绿色建筑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核心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精髓是因地制宜。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绿色建筑带有强烈的多目标、多层次综合集成的性质,它的设计和建设涉及到许多专业,集合了规划、建筑、环境保护、能源、水处理、动植物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上看,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
除了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积极意义外,对于住户而言,绿色建筑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节能省钱还舒服。由于使用了高科技的绿色建筑材料,住户住在绿色建筑里,即便没有供暖制冷设备,冬夏时节室内外温差也可保持在10℃以上。
15个项目获评“绿色”标识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住建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出,要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按照住建部的部署,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绿色建筑星级标识评审,同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绿色资金奖励办法》。2011年,瑞源·名嘉汇项目获得国家绿色三星级评价标识,
《方案》提出: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5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占全省的1/4。其中,2011年开发建设的有李沧万达广场C1住宅项目和瑞源·名嘉汇两个项目,2012年开建的有青岛四季花城、青岛天泰城·美立方、青岛万科蓝山2.2期、青岛海湾天泰金融广场A地块、青岛海湾天泰金融广场B地块、青岛李沧万达广场购物中心等10个项目,今年开建的有福瀛·天麓湖工程、天泰·美家及青岛市国家质检中心基地二期工程3个项目。
青岛制定三年实施方案
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起草《青岛市绿色建筑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拟提出要求,自明年起,我市学校、医院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根据《青岛市绿色建筑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到2015年末,2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城镇新建建筑中的应用面积达到30%以上。完成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10个。完成集中供热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65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创建中德生态园等3个以上绿色生态示范区,创建绿色生态示范社区3个以上。
同时,我市还将建立绿色生态区指标体系,在小城镇建设、旧城危旧房改造中,将其纳入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并落实到具体项目;大力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研究完善建筑光伏发电上网政策,力争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城镇新建建筑中的应用面积达到30%以上。(记者 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