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整齐的停车位、清晰统一的标线、畅通的马路……如今,市区10多处开放式小区再也没有停车难、停车乱、堵车严重这些乱象了,取而代之的是和谐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较早建设的居民小区交通发生如此变化?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回家堵在“最后一公里”
2012年夏天,在市南区新沂路金湖路小区居住了十几年的董先生和邻居发现,小区本来就不宽的道路上一夜之间画上了白色的交通标线,小区道路两边均施划了新的泊位,路口交叉处全部设立了新的交通指示标志,这意味着以后居民从家门口开车进出要绕路或限行了。金湖路小区道路循环系统的这场悄然变革,开启了岛城社区交通道路“微循环”的先河。
市交警支队设施处处长张镇龙是小区道路 “微循环”设计和规划负责人之一,说起试点缘起,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2003年岛城机动车保有量只有28万辆,现在达到了185万辆。”张镇龙介绍,私家车越来越普及,而大量年代较久的居民区道路设计不宽,没有配套停车场,停车、行车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市区开放式小区大多地处繁华路段,加剧了通行压力,遇紧急情况时,救护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也 “寸步难行”,“小区交通是城市交通的末端环节,配建设施不完善是造成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香港花园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宫雪说,社区常住居民4000余户,人口约1.2万人,还有1000多家商户,这里的道路普遍狭窄,车堵路时有发生。“以前真是堵‘草鸡’了,一公里路堵个半小时很正常。”居民李先生说,整个社区基本上一家一辆车,每天进出好几万辆,停车位远远不够,有时不得已停到路边,堵路非常严重,尤其是漳州二路和大田路。
“金湖路、香港花园小区是目前很多开放式小区的代表,路窄、楼近、车多,有学校、商场、幼儿园,交通状况非常复杂,居民对周边交通状况反映强烈。”张镇龙说,作为停车需求矛盾突出的开放式小区,要做好交通疏堵工作,仅仅依靠教育和处罚有时远远不够。从2012年开始,交警部门联手居委会解决小区交通问题,交警入驻小区实地查看、测绘、制图,提出各个小区道路“微循环”的管制方案。
小区内堵车下降70%
市北区桦川路小区于去年7月实行道路交通“微循环”。根据当初的调流方案,小区内的桦川支路、桦川二路和桦川三路由原先的双向交通改为南北向单向交通。调流方案还包括小区内8条道路上单侧施划约350个停车泊位。
昨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桦川路小区,发现在单行道路上,大多数车辆能按照交通标志行驶。“在这些窄路上设立单行线对大家都有好处,要不然路太窄错不开车时,就要靠边停下来,甚至要倒回去,很麻烦。”小区居民王女士说,“感觉现在小区内不怎么堵车了。”
“小区刚开始实行交通微循环的时候,很多居民没有体会到‘微循环’带来的好处,不愿按照调流方案走,错不开车时造成的堵车现象还是比较多。经过三个月的适应,小区内堵车现象比调流前下降了70%,现在小区内每个月发生的严重交通拥堵不超过5次。”市北交警大队巡逻中队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8月起,香港花园社区实施小区道路微循环,对交通状况的改变,居民们表示感受明显。居民郑璐说,实行“微循环”后,虽然小区依然是楼多、人多、车多,但走起来一点也不耽误事。慢慢地大家养成习惯了,出门严格按照交通标线行驶。居民徐女士说,虽然有些居民要绕点路,总比堵在路上强多了。只是试运行阶段,还有少数车辆闯单行,希望交警部门加大处罚力度。
畅通仍需居民理解支持
桦川路小区居民虽早已习惯了在家门口绕行进出,但是,小区道路“微循环”刚试行时,很多居民表示不理解。“家门口怎么还来管?”“交警罚钱罚到家门口了。”
桦川路社区居委会李女士记的,“微循环”实行之初确实遇到了不少难处。一方面,有不少居民对此不认可,不理解在自己家门口还要限行,限制停车;另一方面,不论是小区居民还是外来人员对于“微循环”不是很熟悉,难免会犯错。因此,交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人工维护和劝导解释。在大家努力下,居民以及外来车辆慢慢也就理解并习惯了。
16日上午,记者来到香港花园社区,周边道路已经调整为“微循环”。社区内的大田路不足10米宽,路边还停放着一排车辆,双向来车根本无法通行。推行“微循环”后,从16日上午9时至11时,记者只发现一辆车闯单行,这名车主当即被执勤民警拦下。
去年对4处开放式小区实行道路交通“微循环”时,交警部门也曾面对过阻力。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微循环”改变了小区居民的出行习惯,部分车主感觉开车回家要绕路,对此有意见。但实行过一段时间后,4处小区的道路通行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了解,浮山后六小区是今年计划实行交通“微循环”的小区之一。18日清晨,记者在该小区发现,小区也面临着停车难和交通拥堵情况。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由于小区道路两旁大量车辆停放,部分窄路错车困难;在浮山新区街道居委会南部的同乐路上,经常有车辆为方便对向车通行,将车退回到道路路口处。上午7时,记者看到小区一车主正将停在路中央的车辆移走。“昨晚回家晚了,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只能这样停了。”车主李先生说。
“小区道路交通“微循环”实际上是一项便民出行的好事,我们在道路两侧施划停车泊位,这给小区有车一族带来了实惠,给小区居民有序生活带来了便利,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微循环”通行规则,小区内道路通行肯定是顺畅的。”张镇龙表示,各大队的警力有限,不仅要维持早晚高峰时段各交通主干道畅通,还要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很难做到在小区内全天值守,因此,更多地需要市民积极参与、积极支持。
8个片区年底有望“微循环”
封闭式小区居民也可提出申请
记者昨日从市交警支队获悉,今年上半年5个开放小区的“微循环”试点已完成,计划年底前推广到市区另外8个开放小区。住在封闭式小区的居民,如果您也面临类似问题,可向交警部门申请“微循环”。
据介绍,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已在伏龙路小区、香港花园社区、丹山路社区、铁岭路社区、金华支路社区共5处完成“微循环”调流。根据计划,浮山后六小区,台东商圈,河北社区,升平路二小区,虎山花园,佳木斯路小区,小港湾社区,兴电小区,年底前也要“微循环”。
市区几处开放式小区实施 “微循环”,让不少封闭式小区市民看着眼馋。不少网友表示,“现在不少封闭式小区停车位不够用,在小区乱停车很容易堵,能不能也来个‘微循环’?”
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多数封闭式小区内道路并不属于市政道路,因此交警部门没有管辖权,如果居民有采取“微循环”调流的需求,可向交警部门申请,一旦多数居民、业委会、物业同意,将派民警实地调研,最后提出方案,并交给小区管理方参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