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以前,即墨普东镇张戈庄一里村64岁老太张瑞英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昨天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母爱,在如此高龄的情况下,捐献左肾救患尿毒症的儿子。张瑞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昨天下午,青医附院肾移植科主任董震在手术后表示,张瑞英的肾在她儿子的体内活了。对于张瑞英的举动,医务人员非常敬佩,称她是“最美妈妈”。
■伟大母爱>>>
64岁的她捐肾救子
昨天上午7时30分,64岁的张瑞英被医护人员推进了手术室。进入手术室前,她向儿媳信心满满地说:“你放心吧,手术一定会成功的。”伴随着张瑞英被推进手术室,她的儿媳赵女士一扭头,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因为她知道,身体健康的婆婆要进入手术室完成一个重要的“使命”——捐肾延续丈夫的生命。
为了救儿子,张瑞英从上周四就住进了医院,因为担心儿子的健康,她的体重降了四五斤。张瑞英虽然有些消瘦,但她的乐观心态让家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与此同时,张瑞英37岁的儿子孙钢也进入了手术室,等待他的将是母亲的肾脏。37年前,张瑞英给了儿子孙钢生命,这次她又要给儿子二次生命,用自己的肾救儿子。孙钢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气十足,他向陪床的妻子和哥哥露出笑容,让他们别担心。
■兄弟情深>>>
“弟弟,把我的肾给你吧”
从今年3月份开始,孙钢一直靠透析维持。为了能让孙钢康复,在即墨当地慈善部门的帮助下,他们才有了做移植手术的信心。肾源对于孙钢来说是个难题,得知要实施移植手术,孙钢的哥哥孙富强没有含糊,他立即找到弟弟说,“咱俩血型一样,配型成功几率很大,把我的肾给你吧。”兄弟情深,但是孙钢犹豫了,因为哥哥是家里的顶梁柱,还要抚养孩子,把一个肾捐出去,势必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最后,孙钢还是拒绝了哥哥的好意。
经过家庭商议,最终选择由孙钢的爸爸到医院配型,但遗憾的是,孙钢的爸爸到医院检查时,因为血糖太高,不符合条件,因此无法完成捐献。此刻,孙钢的嫂子站出来,她说自己的血型和孙钢一样,可以捐献肾脏。但此时,孙钢的妈妈张瑞英表态了:我来捐吧。经过检查,张瑞英和儿子配型成功,可以实施捐献。
“我丈夫最近一直说,毕竟母亲已经64岁了,很担心拿掉一颗肾脏会让母亲身体变差。”赵女士说。据了解,透析费加上药费,除了新农合报销了一部分外,孙钢已经花了4万多元,家里不仅没有存款,还借了亲朋好友几万块钱。
■生命延续>>>
植入的肾“工作”了
“孙钢的两颗肾已经坏掉,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只有通过移植手术才能得到康复。”青医附院肾移植科主任董震说,孙钢的妈妈张瑞英年龄属于医院捐肾者中年龄最大的。董震说,张瑞英这个年龄段的肾脏虽然不比年轻人,但也是健康的,可以在孙钢的体内存活。手术前,董震说,这个手术有两个难关,一个是张瑞英的年龄太大,在换肾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出血的险情,另外,血管的连接也是一个考验。
从上午7时30分,董震带领的移植团队就进入了战斗状态。手术的第一步是取出张瑞英的肾,在全麻状态下,手术很顺利,由于采取措施得当,没有出现大出血情况。“刚取出的肾脏不能立即移植到患者体内,需要经过修正。”董震说,手术没有任何间断,取出来的肾脏经过处理后,立即实施移植。
下午1时30分,张瑞英被推出手术室。此刻,因为麻药的劲儿还没下去,她不能动弹,但听到儿子孙富强的呼喊后,她还是有了反应,说明她的意识是清醒的。
下午3时30分左右,董震向记者报告了一个好消息,植入孙钢体内的肾活了,手术结束30秒后,孙钢就能排尿了。从3点30分到4点30分之间,孙钢的排尿量就达到了上千毫升。“这是一个很好的指标,说明妈妈的肾已经在儿子体内‘工作’了。”董震说,孙钢原来的肾脏还在体内没有取出,因为这不影响他的健康,新移植的肾在身体的右下侧。
看到妻子劳累他曾想过放弃
【讲述】
孙钢是即墨普东镇张戈庄一里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原本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今年13岁,读小学六年级,很听话而且学习成绩也不错。孙钢和妻子在镇上打工,两个人每月的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收入虽然不高,但是家人之间相处很融洽,日子过得很幸福。昨天,回忆起丈夫孙钢患病的经历,赵女士眼睛湿润了。“去年秋天,我丈夫感觉头晕、乏力,到即墨当地医院检查,竟然确诊是尿毒症。”赵女士说,对于这个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因为要治尿毒症,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而且要治愈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肾源。
患病后,孙钢就开始了每周透析的痛苦经历。“有时候一个星期要做两次透析,他的胳膊上被扎得已经不成样了。”赵女士心疼地说,透析并不能治根,而移植手术费太高,作为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他们家根本就负担不起。因为丈夫患病,赵女士也不能正常上班,需要照顾患病的丈夫。“有时候,看我劳累的时候,他就说,咱不治了,别再受累了。”赵女士说,每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她,从小教育儿子要善待他人
【探访】
尽管张瑞英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对于两个儿子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从小妈妈就鼓励我们好好读书,哪怕再穷,也要供我们上学。”孙富强含泪说,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能给他们弟兄俩缴学费,母亲走街串巷卖豆腐,这才没有因为贫穷而辍学。孙富强说,自己和弟弟学习成绩不好,没考上大学,只好在家务农。
“我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从小教育我和弟弟,一定要善待他人。”孙富强说,每到过年的时候,他们就到父母家团圆、吃年夜饭。张瑞英是个乐观的妈妈,在医院住院的这段时间,她几乎从来没有表现出苦恼,但孙富强认为,妈妈这是在鼓励弟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
他,出手术室先问“咱妈好吗”
【直击】
从孙钢进入手术室,他的妻子赵女士就和哥哥孙富强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下午5时左右,孙钢被推出了手术室。妻子和哥哥一下子就扑了过去。躺在手术床上的孙钢身体尽管很虚弱,但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咱妈在哪里?挺好的?”看到孙钢意识清醒,妻子和哥哥很高兴,他们赶紧说,“咱妈很好,你放心吧。”此刻,医护人员提醒说,由于孙钢刚手术完,体力还有些虚弱,因此不能多说话。
很快,孙钢被推进了妈妈张瑞英所在的隔离房间,看到妈妈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孙钢这才放心。进入隔离病房,赵女士赶紧走到婆婆病床前,握着她的手给她鼓劲。
董震告诉记者,如果康复顺利,张瑞英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出院。“孙钢则需要两三个星期,而且需要过抗排异关。”董震说。
上一篇:专题:酒彪子那些事 专题:营口路啤酒街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