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泉城“群星”闪耀,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随着十艺节临近,泉城济南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文化广场载歌载舞,剧场里管弦丝竹,公园里锣鼓喧天,书画家挥毫泼墨。十艺节,首先成了近水楼台的济南市民的节日。人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孩子们也不甘落后,300余名泉娃在山东剧院用童真童趣礼赞家乡,倾情演绎“泉水叮咚响,童心迎十艺”。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都在向八方宾客发出邀请,共享这场隆重而简约的文化盛宴。
“要体现广泛性、参与性、开放性,把十艺节办成群众的节日。”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说,“要坚持节俭办节,不搞形式主义,不要花架子,不去劳民伤财,确保十艺节办得简朴大方。”
搭服务平台
喜迎十艺盛会
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用这句话描述十艺节前济南的文化氛围,恰如其分。观众大饱眼福、大呼过瘾的同时,不难感受到赛事日程之紧、密度之大、任务之重。
这一切,离不开复杂、细密的服务保障工作。十艺节济南市筹委会坚持“节俭务实”的原则,研究制定了承办工作方案,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很多工作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准备了。
8月16日,济南市召开了市委书记王敏、市长杨鲁豫参加的全市迎十艺节动员大会,十艺节市筹委会也转为市执委会,会议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举办十艺节筹备工作,努力把十艺节办成一届群众参与性更加广泛、文化活动水平更高的艺术盛会。这意味着向迎接十艺节发出了“最后的冲刺”。
场馆建设方面,济南大剧院“一院三馆”(大剧院和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已经揭开神秘面纱,隆重亮相。为保证十艺节节目演出,济南精心准备,提供了一批注重“经济实用”且独具特色的场馆。作为十艺节的重要承办场地,济南3个剧场被确定为开幕式、“文华奖”和“群星奖”的比赛场馆。
在文化场馆建设中,济南注重经济实用,不搞过度装修装饰,不搞形象工程,同时注重长远规划,严格预算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对重点场馆建设改造实行代建制,确保每一笔资金使用合规合法、程序规范。
一批老剧场也在筹备过程中焕发“第二春”。北洋大戏院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是济南市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济南市文广新局局长刘程华介绍,济南市投资1800万元对大戏院进行改造,增加了满足现代演出需要的设备设施。今年泉城吕剧、京剧演出季先后在此院粉墨登场,济南市民又多了一处古老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艺术殿堂。
优美的城市环境,是济南为十艺节奉上的另一份礼物。济南市于今年4月份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6月初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百日冲刺”。“市容道路专项整治行动”、“迎十艺节垃圾死角整治行动”、“全市百日集中行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双十双百’评选”等多个大型活动,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一些背街小巷中让市民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历下区东关街道办事处文垣街,以前凹凸不平,沿街遍布流动商贩,乱摆乱放、占用道路严重。而今,修葺一新的白墙灰瓦,秩序井然的停车位,整齐统一的广告牌,让居民神清气爽。附近居民王成林说:“这才是美丽新泉城应该有的样子。”
今日济南,“洁、靓、谐”的城市形象风姿初显。市民和游客在老城区可以寻到老舍笔下的影子,可以尽情赏泉亲泉,累了便来上一碗泉水大碗茶,顺便也去听一场好戏,逛逛博物馆、美术馆。美丽的泉城更加让人舒心惬意。
创文艺精品
繁荣文化事业
十艺节,成了济南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助推器。济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文艺创作,实现全面开花。
十艺节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济南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尝到“文化的甜头”。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截至7月底,济南市10县(市)区已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的文化馆和图书馆分别有6个,另有4个县区级图书馆、4个文化馆按照二级馆以上标准正在建设中,其中3个达到一级馆标准。在基层,全市14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均建成综合文化站、576个社区均建有文化中心、4551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文化大院,实现县级及以下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迎接十艺节,济南不单单停留在设施建设上,也注重文艺创作和发展,催生一大批文化精品,群众文化创作日益繁荣。这是济南为十艺节呈上的亮丽“文化名片”。
今年4月底,为期15天的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19台剧目38场演出在济南拉开帷幕,开幕式演出的剧目是济南市倾力推送的方言话剧《泉城人家》:泉城人演绎泉城事诉说泉城情,舞台上青石栏内叮咚作响的泉水、虽拥挤却温暖的杂居庭院、原汁原味的济南方言,让观众亲身体验了一把老济南的民俗人情。京剧《项羽》,将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故事在舞台上娓娓展开,近日剧组又邀请了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有“中国京剧舞台第一花脸”称号的孟广禄担纲男一号。
早在2010年,济南就制定了完善备战十艺节艺术创作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组织创作、市场检验、加工修改、冲刺提升、参赛夺奖”五个阶段分步实施。
这种努力有了沉甸甸的收获。济南市策划创作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入围十艺节的作品数量和质量居全省前列。济南市属6家艺术院团新创优秀剧目9台,京剧《项羽》、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杂技剧《粉墨》、方言话剧《泉城人家》等4台剧目被列为十艺节济南市重点剧目,其中,京剧《项羽》、方言话剧《泉城人家》入围十艺节山东省15台重点推荐剧目,冲刺文华奖。
群众文化创作同样成果丰硕。截至目前,济南面向社会征集各类群众文化作品共计621件。广场舞《幸福像花儿一样》、山东琴书《亲家亲》、群口山东快书《肉夹馍》、儿童情景剧《我们的名字》等4件作品先后入围十艺节“群星奖”舞蹈、曲艺和戏剧门类作品决赛,创下济南参加历届“群星奖”评审作品数量之最。
一千多年前,杜甫游济南,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去年,济南实施“泉城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打造文化队伍里的“济南名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文艺创作的主体,是文化事业的根本。济南注重培养发掘本土优秀文艺人才,以“文化名家”、“文化英才”、“文化之星”推荐选拔为抓手,逐步形成了多层次文艺人才培养体系。一批中青年文艺人才崭露头角。
促全民参与
推动文化惠民
济南甸柳社区的几名老年文艺爱好者近来十分忙碌,他们忙着观看在社区广场和附近百花剧院里举办的一场又一场高水平演出,兴奋极了,感觉不是过节,胜似过节。十艺节让济南市民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大餐。
“看完十艺节倒计时100天的文艺晚会,我当晚兴奋得睡不着觉,实在是太精彩了。”济南市民靳文国感慨道。
为提高十艺节公众认知度和社会美誉度,今年以来,济南市十艺节筹委会陆续主办了泉城新年交响音乐会、京剧新年晚会、豫剧名家演唱会、大型民族音乐会等精彩高雅的专业艺术演出,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与此同时,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群星奖”曲艺门类作品复赛、“相约十艺节·戏苑花正盛——2013年泉城戏剧演出季”、“十艺节倒计时100天文艺演出”……不看场面,不说剧目,但看如此让人眼花缭乱的演出安排,就知道名家云集、精英荟萃的高品质演出,是怎样让泉城百姓陶醉其中的。
让艺术走进群众,让群众参与其中,成为济南市筹备十艺节的一个主旋律。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重在组织成为群众参与性强、社会影响力大的惠民文化活动,让特色群众节目、优秀群众人才走出田间地头,走出社区广场,走进艺术殿堂,走上电视荧屏,真正实现了将十艺节筹办进程变成文化惠民的过程,把艺术节变成了“人民的节日”。
值得一提的是,十艺节的文化活动崇尚艺术、不尚奢华,讲究节目“出新出彩”,真正做到文化惠民。4月13日,十艺节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在泉城广场开幕,本着节俭、惠民的原则,改变了重大演出邀请明星大腕的思路,让基层节目参演其中。另外,本次演出采取了把舞台设在广场上的做法,则突出了节目本体的水平,用最少的投入为群众奉献最具特色、最为朴实的文化本体展演。接下来的5个多月里,在济南市内五区以及章丘市的文化广场,共举行96场公益性、高水平的演出,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文化盛宴。
济南率先在山东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创建活动,40个规模大、影响广、有活动场地、有表演队伍的优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济南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让社区居民和村民享受到文化“春风化雨”的力量。“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成了济南农村群众每月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工程,让百姓切实体会到文化就在身边。
对于市中区陡沟街道办事处小庄村的村民来说,综合文化站大院成了农闲时的好去处。文化站里宽敞明亮的棋牌室、配备了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学习知识的培训教室、图书室,还有可以打乒乓球、台球的活动室,是村民最爱的去处。80余人组成了老年秧歌队、腰鼓队,在农闲及节假日期间为村民演出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农民看着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节目,开心地笑了。
这一切,共同铸就了济南的文化惠民梦。
上一篇:济南全民参与十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