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大港、小鲍岛一带,位于老市区偏北偏西,几条主要道路则以祖国偏北偏西的省名命名,有新疆路、甘肃路、青海路、绥远路,上世纪50年代绥远路改名包头路。
包头路东起辽宁路,上坡至武定路再下坡,过铁路桥,最后到大港码头,因而这条路上与海港有关的单位很多。国营招商局早期在包头路上。包头路上还有上海运输公司、长谷川运输公司、原田株式会社等。
包头路以及周边的恩县路、广东路、宁波路、上海路、甘肃路和武定路等区域,主要是青岛开埠早期,专门为港务和铁路配套的仓储、货运和贸易区,也是旧青岛对外经济的一个重要枢纽。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包头路、商河路口曾是德占时期的水上警察署,中国收回青岛以后作为港政局,以后曾作为绥远路小学,后改为包头路小学。
包头路东部主要是日本人住宅,日本青岛中学校长的私宅在这里。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仍任校长,学校利用了原青岛中学的校舍,赵太侔也住在了包头路上原日本校长的私宅。
赵太侔,名赵畸,太侔是他的字,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攻读研究生。1925年回国曾任北京艺专戏剧系主任、山东实验剧院院长。青岛大学开办后,他继张道藩任教务长,1932年青岛改组为山东大学,出任校长。
在赵太侔积极努力下,山东大学不但在青岛复校,并扩大到了5个学院,广聘专家、学者来青任教。聘丁西林为理学院院长、丁履德为工学院院长、陈瑞泰为农学院院长,李士伟为医学院院长,老舍为文学院院长,老舍在美国未回国,赵太侔便自己兼文学院院长,杨向奎任中文系主任。
青岛解放后,赵太侔任山大外文系教授,迁居龙江路。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