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6时26分,“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青岛,标志着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此次将青岛作为“雪龙”号凯旋返航的靠泊地,在青发布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成果,彰显了青岛作为我国主要海洋科考城市、极地科考城市的地位,也让青岛成为极地宣教的重要窗口。
“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青岛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雪龙”号停靠青岛并向公众开放参观,是纪念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天,自然资源部还在青举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返航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总体情况、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情况以及其他亮点成果。
青岛是我国最早参与极地科考的城市之一,与南极科考深有渊源。持续至4月13日的系列主题活动,将成为青岛极地科考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雪龙”号来青有缘由
翻看中国海洋科考史,青岛的作用举足轻重。经多年发展,青岛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深远海科学考察船队,有力推动了我国“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
“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资料照片
1953年,原农林部中央水产实验所(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简称“黄海所”)、原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现中国科学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所”)、山东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烟台、威海渔场及其附近海域的鲐鱼资源调查。这是新中国进行的第一次海洋调查。
1958年-1960年,我国首次开展大规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业界也称为“全国海洋普查”),驻青院所海洋所、黄海所等单位作为主干力量参与,以海洋所“金星”号为主力科考船,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域家底。
1986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极地”号载着我国第三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从青岛启航。“极地”号由此开始了它的第一个航程,这也是我国航海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2005年,“大洋一号”从青岛母港出发,开启了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科考船一路向东穿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行程43230余海里,历时297天,创下了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史上时间之最、考察里程之最。
这些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促成此次“雪龙”号科考船停靠青岛的重要原因。
02
在青亮出南极科考成果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是在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重要活动。今天,相关成果也在青发布。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返航新闻发布会
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完成对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经过52天艰苦奋战,秦岭站高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郭利伟说。
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秦岭站主体建筑的建设为本次考察的重点工作,考察队克服极昼、狂风、大雪、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自然环境挑战,于2024年2月7日建成并宣布开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主任刘顺林介绍,该站的建成将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了解罗斯海区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
除了建成秦岭站之外,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张北辰还介绍了其他亮点成果:我国首次在阿蒙森海布放国产生态潜标,逐步构建潜标阵列,通过长期锚系潜标观测手段,揭示南大洋海冰与环流等基础环境变化对全球大洋物质循环、海-气-冰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国内自主研发的近红外望远镜、可移动太赫兹望远镜系统、南极无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统、“雪豹”2极地特种载具、无人智能载具等多种自主创新技术仪器装备在南极现场开展应用和测试,提高了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基础水平。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副领队谢健说,本次考察期间还强化了国际合作交流,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完成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的人员物资运送国际合作。此外,考察队还充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雪龙2”船执行任务途中,在赤道海域成功救援巴布亚新几内亚遇险渔船和渔民,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许。
03
南极科考的“青岛力量”
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至今40年来,青岛力量深度参与极地科考。
南极科考站建设有青岛的助力。1984年11月,我国首次开展南极科考,北海局等单位人员参与了长城站建设;后来,南极长城站新建码头,由青岛企业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二公司承建,该码头是如今菲尔德斯半岛唯一一个在位运行的水泥码头。
南极考察过程中更少不了青岛身影。从科考装备来说,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极地”号由北海局管理,1986年从青岛首航南极以来,共完成了6个南极航次。从科考队员来说,40年来,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北海局的科研人员已常态化参加南极科考航次。近年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简称“海仪所”)、山东科技大学也多次参与其中。
海仪所研发的激光雷达布局在南极
青岛力量的参与,极大拓展着我国南极考察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北海局圆满完成长城站海洋站验潮站建设任务,并开始进行潮位业务化观测,标志着我国极地区域首个业务化海洋观测站运行;在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海仪所参与研发的我国首套极区中低层大气激光雷达探测系统成功在南极中山站部署。该系统与2019年部署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系统相结合,首次在南极地区利用激光雷达系统实现极区大气准全高程地基同步观测,为我国开展极区大气前沿科学问题研究提供了关键技术与装备。
青岛参与南极科考的深度还在增加。2023年12月,北海局新一代“极地”号破冰科考船顺利出坞,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承担科考任务。新一代“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具备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排水量达5600吨,设计建造充分借鉴了“雪龙”号、“雪龙2”号经验,具备开展极区科学考察的巨大潜力,将推动我国建设“冰上丝绸之路”。
青岛与极地科考的特殊渊源,让许多青岛人或者青岛学子,种下了参与极地科考的梦想,并最终成功参与到我国极地考察工作中。此次“雪龙”号在青向公众开放,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公众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兴趣,甚至促使更多人走上极地科研之路。未来中国的极地科考,将留下更多“青岛担当”。
作者|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