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其作案时抑郁症发作 茂名中院裁定准许检方撤回起诉
“生儿子后,丈夫在外打工,对自己不关心,在夫家生活不开心,照顾小孩的事都是我干,哄他睡、喂奶等,晚上几乎不能睡,想到离开这个世界就不用辛苦了,但又怕孩子没人照顾,所以把孩子也带上。” ——小凤
本报茂名讯 因家庭生活的种种不顺心,万念俱灰的90后少女小凤(化名)竟买了红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止痛片和“神奇药笔”等药磨粉,再混合白糖搅拌强灌给自己年仅三岁的小儿服食,之后小凤自己也将剩下的自制药物服下并割脉企图自杀,结果她自己被抢救了过来,而亲生儿却永远离开了人间。
昨日,茂名中院就此案进行了通报,称该案移送提起公诉后,经茂名中院提议对小凤进行法医精神病学鉴定,诊断为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抑郁症),作案时处于抑郁症扩大性自杀状态,无刑事责任能力,主张不追刑责。
用数种药粉自制毒药
据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小凤因婚后长期与丈夫分居,生活贫困,且与家公、家婆存在隔阂,难以沟通,遂产生厌世情绪,试图杀死自己的小儿后再自杀。去年5月28日18时许,小凤在其位于电白县林头镇塘村村尾的家中,趁家公、家婆外出,把事先磨成粉末的红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止痛片和“神奇药笔”等几种药粉和白糖混合在一起,加入白开水搅拌后,用汤匙强喂给小儿吃。在小儿吃了半碗就拒绝再吃的情况下,小凤用右手捏住小儿的喉咙处,用左手捂住小儿的鼻和嘴,直至小儿没有呼吸才松开双手。然后,小凤通过喝剩下的药物和糖水混合物、割脉等方式企图自杀。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小凤及其小儿送往医院救治,但其三岁的小儿已死亡,经法医鉴定为中毒死亡。
面对检察机关的指控,满脸稚气的小凤有问有答,对自己的姓名、年龄、地址等一般情况交代清楚,对毒杀儿子一事也能清晰回忆陈述,并未作任何辩解,但情绪低落,对毒死儿子一事深表悔恨之意,认为自己最好被枪毙,好去陪儿子。那么,小凤杀儿的行为,到底是无知?是一时“冲动”?还是另有原因?
案件移送茂名中院后,承办法官感觉被告人小凤的作案动机和作案手法十分蹊跷,为审慎起见,遂提议司法鉴定查明真相。
司法鉴定:
严重情绪障碍酿悲剧 “其事可悲,其情可悯”
对小凤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认为,小凤处于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状态,又称“怜悯性杀亲”,是由于小凤患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其理智推理遇到障碍,主观认为与其死后遗留下幼子,不如将他们带去同死。小凤作案时并非不能认识其行为的性质与后果,不能认为其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能力,由于小凤严重的情绪障碍,致使其辨认能力及控制能力严重削弱,“其事可悲,其情可悯”,因此评定小凤作案时无刑事责任能力。
“没了儿子,我不能再失去她,希望政法机关从轻发落,免除我妻子的刑事责任,让她尽快回到我身边!”小凤的丈夫向司法机关提交了求情信。
基于该司法鉴定,公诉机关日前申请撤回起诉,茂名中院依法裁定准许。
专家:
抑郁症初期有迹可循
湛江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专家唐旭认为,生活的不顺意,是小凤毒杀亲生儿和自杀行为的最大诱因,是受其长期“压抑的情绪”诱导所致,多发生在生活自控和适应能力差,婚姻状况及生活不如意,不善于与人交往性格内向的人身上。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及时发现抑郁症患者,尽量避免类似“小凤”悲剧的发生?
唐旭称,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心情比较低落,早晨无精打采等现象。家人或身边的人如果发现某人有类似情况,应及时与其谈心开导,比如他(她)在生活上最在意的一些东西,应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对抑郁症症状严重的,除了对其进行关怀外,应及时去看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