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地区端午节习俗

来源:青报网-- 2014-06-02 12:00:27 字号:TT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端午节的起源,普遍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但青岛地区农村传统说法是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

    清代《即墨县志》载:“端午食角黍、泛雄黄酒饮之,门悬蒲艾,人簪艾叶,儿女系五色比于臂,以辟邪。”端午这天,家家门窗插艾,有的加插桃枝,因桃枝亦“避邪”。

    关于插艾,即墨有这样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怀疑永乐不是他亲儿子,想直接杀害又觉得不妥,便令他带残兵出兵扫北,想借敌手将他除掉。当永乐率兵到即墨境内时,见一村妇正怀抱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落荒而逃,永乐追问为何抱大领小。村妇说,长子为前房所生,小儿为自己所养,长死无后,幼弃尚可再生。永乐深受感动,从路旁拔一艾蒿,交待村妇回家挂在门旁,并命令士兵见门上插艾蒿者不得入内,村妇将这一消息告诉村人,于是家家户户门上插艾,全村人皆平安无事。所以后人将艾蒿改名为艾子,即“爱子”之意,将村名改为留村,即现在的即墨城东3公里处。

    在崂山,则传说是汉王刘秀打天下时退到崂山,口渴之极,一老媪烧米汤为他解渴,刘秀感激不尽,叫她插艾为记,免遭杀戮。

    这天,家长给儿童手脖、脚脖、手指上系五彩线(用五色线配成,意在避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亦叫长命线)。七岁以下小女孩要带石榴花,民谣云:“五月端午不带花,死了变成癞蛤蟆”。50年代以前,农村妇女、小孩还要带香布袋,叫“香荷包”。香布袋用花布缝制,内装多种中草药、香料,戴在身上香气四溢,玲珑可爱,此俗可以“驱瘟避邪”。60年代以后此俗渐绝。莱西还有给小孩带小条帚之习。

    端午的早晨,即墨兴早起带上毛巾到春苗地里采露水洗脸;即将青苗或草木上的露珠沾到手巾上,用它擦脸擦眼,说这样擦脸清爽,擦眼明目,不得眼病。有些人还把沾湿的手巾带回家中,给不能出门的老人擦脸、擦胳膊和脖子,说是擦了不生疮疖。同时还采青蒜、小白菜吃,此俗可以“医百病”,如能抓到小动物都是“仙丹妙药”。

    端午节家家吃粽子、鸡蛋,即墨外加“荷叶”(荷叶形的面食)。端午节时还喝雄黄酒,儿童不能喝酒则将酒点在耳孔里,此俗可以“避虫蛇”。

    建国前,端午节在青岛市区之习俗主要根据居民原籍之传统习惯和当地习俗自包“角粽”吃,其次亦有居民门查艾叶者。(根据《青岛民俗》、《青岛市志•文化志•风俗志》整理)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