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利用自身工作便利,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团伙从网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编写“剧本”,假扮老师和医生,拨打家长电话,以学生在校生病或者受伤为由,进行诈骗。
晚报讯 利用自身工作便利,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团伙从网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编写“剧本”,假扮老师和医生,拨打家长电话,以学生在校生病或者受伤为由,进行诈骗。近日,市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郑某才等8人分别以涉嫌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公诉。昨日,市北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
去年9月5日上午,王女士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孩子老师的电话,电话中说因孩子在学校摔伤正在医院,需要马上做手术,让王女士尽快汇款50000元手术费,王女士听见对方将孩子的学校名称、年级、姓名说得都丝毫不差,医生也拿过电话跟她讲孩子伤情比较严重,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王女士没有起疑,马上通过网上银行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50000元,并且请了假匆忙赶往医院,却没有查到自己孩子入院的信息,又赶往学校,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为何对方能将学生信息掌握得如此准确?原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起了重要的作用。杨某某系某征信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通过工作、交换等途径,搜集、储存了大量个人信息,并通过“QQ”等软件在网上公开售卖。2016年以来,他先后几次将包含学生姓名、年龄、家长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在内的学生信息共计20000余条,出售给郑某才等人,获利共计人民币400元。正是因为这些详细的个人信息,导致郑某才等人的诈骗行为屡屡得逞。
法官提醒,如接到类似孩子受伤等紧急电话,一定不要轻信,可以向学校、医院、同学等核实,必要时拨打110报警。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徐美中 梁超 通讯员 赵建 张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