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名字带闫、喆、淼、昇的同学,你们终于‘转正’啦!”昨日,这条微博在网上火热传播。记者采访了解到,历时10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经国务院通过,于8月19日在中国政府网公布,“闫”等226个类推简化字、“皙、喆、淼、昇、邨”等45个异体字都被收录其中,调整为规范字。专家认为,名字中常见的生僻字被调整为规范字,这是尊重使用传统的表现。
市民张喆表示,此前由于自己名字中含“喆”字,买机票、去银行办卡都很头疼。“以前买机票必须要现场买,因为我的名字用电脑打不出来,必须要手写,而且要加盖公章,这样才能通过安检。”张喆郁闷地说,去银行办卡或转账等业务时,他也比别人麻烦。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带头人刘中富介绍说,“闫、喆、淼、昇”等生僻字在生活中很常见,在人名用字、地名用字以及姓中经常会出现,而这次将其调整为规范字,他认为是尊重使用传统的表现。
“将名字中的一些生僻字纳入规范字,的确给不少旅客减少麻烦。”青岛国际机场综合部工作人员介绍,安检人员在核对名字中含生僻字的旅客信息时,会比其他旅客多费工夫,未来名字中的生僻字纳入规范字,将会提高旅客通行速度。 (记者 锡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