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刚20岁出头的水手陆贤平第一次出海捕鱼归来,虽然长达8个月的海上漂泊让他疲惫不堪,但眼看航海图上的青岛港越来越近,这位年轻水手脑中的那根弦也愈发紧张起来。
渔船顺利经过朝连岛和大公岛,此时,无垠的黑夜中如期闪烁起一抹红光,船员们看到了小青岛灯塔,紧接着,星星点点的灯光渐次出现,勾勒出市南的海岸轮廓——“家,终于到家了!”
“就是一种安全感。”——陆贤平如此描述他看到小青岛灯塔时的感受。他说,90年代后,远洋航海都是采用GPS技术定位,灯塔的重要性不再如波段定位时代,但是水手们还是对它有所依赖,“我们会提前算出航程和航线,见到灯塔后,可确认预算的航线是否正确。”
2000年后,陆贤平不再出海,新的工作地点离小青岛不远。但这么多年来,他只去过两次小青岛,“虽然不常去,但是会经常远远地眺望它。”
原名“青岛”又称“琴岛”
从鲁迅公园西侧的小道进入,走过一段环海公路,会看到一条长长的堤坝,大坝南侧的石墙足足有半人多高,这段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最初是由日本人修建,后来被海浪冲毁,1954年重新修筑,正是这条堤坝,让原本被孤掷海上的小青岛成为人工陆连岛。
小青岛原名“青岛”,《胶澳志》中曾记载,这里“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又因整座岛屿的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所以又称“琴岛”。
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后,便借由此岛的名字命名整个占领区,即为如今的青岛。也是从那时起,小青岛在很长时间内都失掉了自己的真名,而是被德国人称之为“阿克那岛”。1914年,日占青岛,将青岛的地名全都改为日本名称,小青岛也被称为 “加藤岛”。直到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小青岛才被恢复本名。
市档案馆编研处孙保锋处长介绍,20世纪初,青岛渐渐成为旅游城市,小青岛也成了游览的景点。1934年,小青岛上开辟了道路,安装了石桌石凳,架设了木架牌坊,平整了花圃,新建了一处茶亭,还修筑了游艇码头,供游客乘小艇渡往,短暂安宁时期的小青岛,已被辟为公园。那时候青岛汇聚了大批文人墨客,多居住在小鱼山附近,闲暇时,应该也会去小青岛上坐坐。
可惜,好景不长。1938年,日本人二次侵占青岛,小青岛沦为日本侵略军的驻地,不许中国人进入。直到1945年,日本军队投降。日军的驻扎也在小青岛上留下了浓厚的痕迹,除了岛东部和北部的防波堤,这里还有一座“兵火库”和一座“塔楼”。
兵火库位于岛北面,现已大门紧锁,据小青岛管理处工作人员陈莉介绍,兵火库并不大,往山体内部延伸不过两三米,洞内很潮湿。“你看,地上有条轨道通往兵火库内。”她指着地上的两条铁轨对记者说,曾经这条轨道是一直延伸到岛外的售票处位置的,以供军队用车输送军火,后来不知何种原因,岛外铁轨被拆除,只剩如今这一小段。
塔楼的位置非常隐蔽,必须从岛东侧的一处台阶上爬上山坡,再顺着山坡西侧的小路走下去才能发现,呈圆柱形,直径约为两米,塔楼用石块堆积而成,塔顶已被抹上水泥,辟为休息区,有一门一窗,不过窗口已被石块堵死。“我猜想,原来部队打仗,就是拿着枪从这个窗口‘蹭蹭蹭’地往外扫射的。”陈莉说。不过,陈莉并不清楚塔楼具体用途,记者也未曾找到关于塔楼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