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楼市在承载着2013年全面回暖的美誉踏入了2014年,然而,2014年开年之际,岛城楼市却开始进入“冷淡期”,记者调查了解到,2014年1月份以来,岛城新房成交量连续3周下跌,另一方面,伴随着春节的临近,新房成交量似乎还将持续走低。此外,在新房成交冷淡开局的背景下,新房存量直线攀升,一度突破19万套存量高位。
新房周成交量“三连跌”
2014年首月青岛楼市“急刹车”,各板块成交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周,青岛楼市再次“降温”,成交降幅超过两成。这也是进入2014年后,青岛住宅成交降幅最大的一周。与此同时,记者综合每周成交数据发现,进入2014年1月份以来,新房周成交量已经“三连跌”。
回顾2014年新房第一周成交量数据,住宅市场表现出良好的成交态势,当时看来2014年开年似乎势头不错。根据青岛网上房地产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第一周青岛市新房共成交3617套,总成交面积359575.2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成交3157套,成交面积308181.67平方米,环比前一周上涨了0.02个百分点。新房成交量下跌,但新建住宅成交却微微上涨,可以看出青岛住宅市场开年势头不错。转至第二周,岛城新房市场开始“上冻”,新房共成交3378套,总成交面积400857平方米,环比跌了7%。其中新建住宅成交2921套,成交面积261195.2平方米,环比前一周同样下降了7个百分点。从第二周的数据来看,青岛楼市似乎有点进入“冬歇期”的意味了。
果然,在1月份第三周的成交数据中,岛城楼市成交降幅一度超过了两成。这也是进入2014年后,青岛住宅成交降幅最大的一周。根据青岛网上房地产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第三周青岛市新房共成交2480套,总成交面积238768.86平方米,环比下跌了约27%。其中新建住宅成交2237套,成交面积216956.05平方米,环比前一周下降了23%。至此,岛城新房周成交量暂告2013年末的持续上涨,继而转向“三连跌”的刹车状态。伴随着春节的到来,接下来的一周楼市各项成交必然会受到影响,1月份楼市进入平淡期的预判无悬念。
新房存量一度突破19万套
在新房成交量持续下跌的状态下,岛城存量房也越积越多,截至2014年1月21日,青岛网上房地产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新房存量已突破19万套,达到190853套的存量高位。记者调查发现,岛城新房库存从17万套上涨至19万套,仅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据记者调查了解,早在2012年,当时岛城新建商品房曾跃居16万套的峰值,此后,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岛城的库存量一直保持在16万套的水平。直至2013年上半年,受“新国五条”实施细则落地前的影响,楼市逆市狂销,在去年5月份,迅速降至了14万套,这也是近两年来,岛城楼市库存量的最低值。然而自此之后,岛城楼市的库存量开始直线攀升,尤其是在2013年金九银十旺销的态势下,新盘扎堆上市,2013年11月库存量再次跃居至17万套以上,并以月增万套的频率,屡创新高;2013年11月份,岛城库存量增至18万余套,12月份,库存跃居19万余套,而截止到2014年1月21日,岛城新建商品房已超过19万套,其中住宅存量高达13.27万套。
19万套的新房存量,与一线城市相比是个什么概念呢?先看北京,由于供应低迷,北京新建住宅可售库存再次跌到6万套以下。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截至2014年1月中旬,北京可售商品房住宅库存58436套,这是2013年年底连续两个月库存出现回升后再次下调;再看上海,根据上海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中旬,上海可售商品房149028套,其中住宅63382套,远低于青岛库存总量19万套的庞大数字。
对此,业内人士不禁感叹,以2013年楼市火爆销售13万套为前提、且不增加任何供应的情况下,19万套的库存仍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如此看来,19万套的库存量着实令人生畏。
二手房成交同比去年跌两成
楼市的“冷淡”不仅表现在新房市场上,二手房市场同样也受到了影响。据统计。截至1月19日,1月份青岛二手房共成交1152套,比去年同期的1487套下降了22.52%。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上周青岛二手房网签量有所上涨,但是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需求入市推迟,1月下旬二手房成交或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1月总体成交量大不如去年同期。
据青岛链接市场研究部的殷天逸介绍,从新增供需角度看,二手住宅新增客源量连续3周小幅下降,短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当前买卖双方表现都较为温和,业主预期仍然走高,但目前成交价格涨幅没有明显变化。短期市场的量价下行不足以代表后期市场走势,预计1月下半月二手住宅成交量依然会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预计全月成交量在2000多套。据殷天逸分析,1月以来二手住宅市场有所降温,目前住房贷款政策依然偏紧,政策预期也无放松迹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导致需求释放疲软。另外,临近春节假期,需求入市推迟,也是当前成交量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记者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