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青岛中小学开学第一天,早晚高峰的交通拥堵又“惯例”般来袭。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国内多数大中城市的“城市病”,青岛同样也不例外。如何缓解城市拥堵也一直是老百姓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话题。不少网友和代表委员呼吁,应当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特别是提高公交车的速度和便利度,缓解交通拥堵的现状。
感受 孩子一上学路上就堵
“一到孩子上学以后,这个路上就堵啊。 ”市民张绥阳说:“我的单位在老市政府附近,每次经过青大附院这里的江苏路时,都很头疼。有一次,我早晨上班坐着公交车从这里经过就遇到了大堵车,用了半个多小时还没走完那段不到1公里的路段,车很慢,还不如马路边行人走的快。 ”
“说实话,现在开车感觉走到哪里都堵。”出租车司机杨晨说,“退回去五六年,东西快速路从东跑到西,不用20分钟。而现在,一般都要堵上三四十分钟。台东、山东路这些热门地段更是一天到晚几乎没有不堵的时候。 ”
声音 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
只有少开车或少开私家车,才能有效地减少城市的拥堵。比如春节期间青岛的交通比较畅通,就是因为车少。 “怎么能让市民少开车呢,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咱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现在,停车那么难,只要公共交通便利了,很多人就会放弃开车了。 ”交运集团温馨巴士公司总经理曲国庆说。
“我们的‘大鼻子’校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曲国庆说,大量私家车接送学生,不仅造成了中小学周边路段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情况突出,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在安全方面还存在隐患。而一辆“大鼻子”拉40多个孩子,至少代替了30多辆私家车,这就大大缓解了学校周边的拥堵情况。
调查 公交网络发达但行车慢
截至去年底,全市公交车总量为8564辆,公交线路484条,公交停车场143个,年客运总量达11.5亿人次。其中,市内六区国Ⅲ及以上排放公交车占65%,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天然气、纯电动)占51.3%。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城市公交网络。
为何青岛公交综合服务能力、乘车方便程度、车辆档次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但交通拥堵依然加剧呢?目前公交车占市民出行分担率为20%左右。也就是说,在各种交通工具中,选择公交车出行的只占2成左右。而记者调查了解到,很多人之所以不选择公交车的原因是行车速度慢。
建议 两项措施让公交快起来
“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才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市人大代表、交运集团董事长刘永康说,从优先理念上要加强。首先要意识到城市交通引领城市的发展,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就应该在财政投入上优先,在路产路权上优先,在公交发展政策上优先。要完善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网络。要想让人乘坐公交车或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首先是要便捷、通畅、能够通达、零换乘。
他认为应该打造交通综合体,继续补充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特色公交,探索定制、定时、摆渡等新方式,让市民出行无缝隙衔接,提升青岛公交品质化,实现公交引领市民出行的目标。此外,优化公交营运管理。特别是在服务质量、安全、应急保障和营运线路、网络的合理化和可行性方面,要进行优化,真正让出行者比较便捷地去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给公交车提速,增加对市民的吸引力。 ”交运集团温馨巴士公司总经理曲国庆说,从小的方面来说,首先是增加港湾车站的数量。如果不设置港湾车站,公交车进站的时候就会占用道路。温馨巴士公司曾经做过实地测试:设置了港湾车站的路段,公交车时速是15公里。而没设置港湾车站的路段则是10公里以下。目前,市区只有崂山路、深圳路等少数几条道路专门设置了港湾车站。
其次是增加公交车专用车道。目前,我市公交车行驶道路为2000多公里,而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的公交车车道仅有95公里,占了不到二十分之一。即使如此少的公交车车站还经常被占用,得不到有效使用。在这两个措施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大智能交通指挥体系,通过红绿灯的智能优先放行等措施,真正地实现公交车优先。
试点 高新区打造“未来城交通”
“后期,我们将为高新区打造一个高智商的智慧交通系统。”曲国庆透露,目前,交运集团已经与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以长途(城际)客运、通勤客运、城市(乡)公交、出租客运、校车客运、旅游集散、物流配送、公共自行车租赁等综合交通体系。
相对于目前青岛运行的交通体系,高新区将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体系,类似于电影电视上“未来城市”的运行模式。届时,将设置一个智能主控平台,统一协调各种公共交通工具。 据了解,不同于主城区,高新区里将运行小巧灵活机动的“穿梭巴士”。这些“穿梭巴士”的车型介于公交车和面包车之间,一般是载客20人左右。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智能交通体系的指挥下,运行速度快频率高,不间断地在高新区的各个区域里穿梭。
其次,计划在高新区试运行 “电招出租车”。市民在家里用电话或者通过网络来“预约”出租车。而“智慧大脑”则会安排距离招车点最近的空闲出租车第一时间赶到。此外,还提供个性化用车服务,开展通勤班车和汽车租包车业务,满足驻高新区企事单位的个性化、私密化、专属化用车需求。(记者 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