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1月23日,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是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后,中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推出的新动作。
外界尚在观察之际,中国空军即进行了首次巡逻东海防空识别区的任务。据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空军上校申进科证实,此次中国空军出动两架大型侦察机执行空中巡逻任务。同时,出动了预警机和多型战斗机,实施支援掩护和指挥保障。
尽管中国国防部一再申明防空识别区“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但“对在此区域不配合或不服从命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处置措施”的表态,仍被解读为中国用实力对等方式反制日本借防空识别圈干扰中国飞机管控钓鱼岛的做法。
防空识别区装备“实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将国家安全列为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中国已相继公开多个重大军事项目。从1月份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成功首飞到“辽宁舰”多次出海训练,再到多艘新型战舰列装,加上10月份公开战略核潜艇部队,意味着中国已将军力的提升列为正常的军事大国的“标配”。
这一变化可以从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看出方向,这份被看作是习近平执政纲领的政治报告中称,要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军情分析人士认为,既然中国发展军力时考虑的是大国地位,那么近年来军力的快速增长便不足为奇。与航母、核潜艇、新一代战机等硬件相比,建立国安委、划定防空识别区等,是软件或者说机制上的大国标配。
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没有划定防空识别圈,主要在于防空力量的相对落后。在整个毛泽东时代,中国研发的“歼-6”“歼-7”飞机,由于航程较短,很难在东海等远海域执行有效作战载荷的巡航任务。军事专家宋忠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随着近10年来中国军事投入的增加,大飞机、大舰艇、高科技武器装备相继亮相,为划设防空识别区提供了硬件保障。
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一国防空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该国有强大的空中雷达预警能力,还要有空中飞行器的优势。既有在领海以外发现目标的能力,也要有迅速进行跟踪和驱离的能力。
在宋忠平看来,中国从之前的“引而不发”到今天的“高调宣布”,表明中国在军事力量建设上已经全面发展,具备了“看得见”和“拦得到”的基础能力。
据宋忠平介绍,“看得见”主要指中国空中预警作战能力已经具备了“三位一体”综合预警体系,可有效对东海等海域实施全面监控,主要包括陆基远程雷达、舰基(海基)警戒雷达以及空基雷达,如中国的“空警-2000”“空警-200”、海上警戒机等。
保证“看得见”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陆基和海基雷达、侦察卫星、长航时无人机、平流层的大型飞艇,以及侦察机定期巡逻来实施,军事观察人士王亚男认为,若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派出像钻井平台一样的X波段雷达在海上进行更远距离的搜索。
“拦得到”主要体现在中国新型战机不断的“更新换代”,包括实现了“二代机”向“三代机”“三代半机”过渡,目前以歼-10、歼-11、歼-11B、苏-30、“飞豹”等新锐战机为主,具备很强的对空、对海拦截和攻击能力。
此外,中国海军的舰艇“区域防空武器化”更是加强了夺取东海制空权的能力,尤其052C/D导弹驱逐舰、054A护卫舰等新型战舰的批量化服役,加之岸基红旗系列地空导弹的防空能力,让中国防空实力大增。重要的是,解放军第二炮兵常规导弹部队的精确打击能力亦不容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