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网上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20余家民间博物馆尴尬生存 亟待政府撑腰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3-05-17 15:22:25 字号:TT

两位行人从仇志海艺术馆外经过。

    5月18日是博物馆日,除了青岛市博物馆,青岛有20余家民间博物馆,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它们与国有博物馆互补,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困境:运行资金紧张、缺乏专业人才以及游客数量不足等。民间博物馆的发展亟需政府政策“撑腰”。

    悄然兴起的民间博物馆势力

    在城阳区人民广场东南角,仇志海艺术馆静静地矗立在阳光下,门口的两只石狮子分外醒目。在城阳区,仇志海艺术馆赫赫有名。艺术馆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经快13年了。馆内陈列和馆藏着仇志海的黑陶作品数千件。“仇志海就是我们城阳人,艺术馆里展览的是他的黑陶作品。”艺术馆外,一名环卫工人这样告诉记者。语气中难掩自豪。

    莱西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是青岛市唯一展示胶东地区民俗文化的场所,600多平方米的馆舍内,展览着历朝历代的农耕器具、运输工具、纺织刺绣缝纫工具、民俗品及革命文物等物品,陈列场地2600多平方米。“2003年建设的场馆,是由村里出资建设的。”负责博物馆的吴高波介绍,该馆经山东省文物局审批,已经成为正式的民间博物馆。

    “青岛有5家私人博物馆经过省文物局审批,正式成为民间博物馆。”青岛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除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外,还有胶州市九兴博物馆、韩家渔盐民俗博物馆、金石博物馆和青岛钢琴艺术博物馆,“未经审批的各类私人博物馆、艺术馆等也有十几家。”在青岛,民间博物馆已经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兴力量。

    有馆无游客,“以馆养馆”难实现

    14日上午9点,仇志海艺术馆一如既往地开门迎客,到中午11点30分,却无人登门。“很少有人会进来看看。”仇灵芝无奈地说,艺术馆是免费参观,但除文化局有时会组织客人参观外,平时基本上无人登门。胶州市九兴博物馆也同样面临无客人的尴尬局面。“多的时候几十个人,但是大多数时间却没人过来参观。”该馆工作人员贾芹说。作为青岛市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莱西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处境稍好一些,平均每天能接待180余位客人。

    根据相关规定,无正当理由,非国有博物馆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8个月。目前,民间博物馆几乎是免费开放,作为“非营利性”“永久性”的公益文化事业,博物馆的运行费用是一笔相当惊人的数字。“每年员工工资加上场馆的维修、安保费用等最少也得10万左右。”仇灵芝说,为了维持场馆运行,艺术馆不得不将北侧和西侧的空闲场馆出租给酒店,依靠酒店的租金维持艺术馆正常运行。而莱西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每年八九十万的费用全靠村里的企业出资。

    “13个员工的工资就近20万,还有搜集文物的费用、维修场馆的费用等。”吴高波说,虽然村里的企业经营状况都不错,但运营资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胶州市九州博物馆的运行费用更是高达200万左右,“馆长自己有企业,博物馆的费用全靠企业支持。”贾芹介绍。

    民间博物馆亟待政府“撑腰”

    2010年,包括国家文物局在内的七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向民办博物馆提供捐赠,鼓励民办博物馆依托藏品、展览研发推广博物馆文化产品。民办博物馆在接收捐赠、门票收入、非营利性收入等方面,可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我们属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所以去年得到了10万元的免费补助。”吴高波介绍,不过相比每年八九十万的费用,只是杯水车薪。”去年年底,九兴博物馆通过审批,成为民间博物馆,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除了资金方面,还希望能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得到支持。

    据悉,目前青岛市对于民间博物馆的具体扶持政策和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我们已经考虑对民间博物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博物馆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博物馆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五进”活动,也希望能帮民间博物馆吸引更多的游客。(记者 董海蕊)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