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21日正式发布,分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破除地方保护等六个方面助推产业发展。工信部部长苗圩称,此次扶持政策力度空前,含金量极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我们已从市场培育期转为发展期。”苗圩称,此次意见是在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状态基础上,对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出台后必将激活市场活力,加速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意见提出,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其中,针对充电设施缺乏的问题,特别提出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将其纳入城市规划,并完善充电设施用地和用电政策,鼓励公共单位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
激活市场,根本是要激活企业和消费者的动力。“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就是要让企业尝 ‘甜头’,比如商业场所可将充电费、服务费与停车收费结合给予优惠,允许有一定收益。还比如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分时租赁方式,探索新能源汽车发挥更大使用价值等。”苗圩说,针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也制定了补贴政策,并在此前免征购置税的基础上,对车船税、消费税等给予税收优惠。
意见提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新增或更新车辆中的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对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使用新能源汽车等也做了比例上的要求。并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标准、目录,破除当前存在的地方保护现象,规范市场秩序。
“我们将对示范城市进行动态管理,并对没有完成任务和出现问题的城市‘亮红牌’,对示范城市进行动态调整。”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
直击四大
痛点
【痛点一】购车贵
新能源汽车有多贵?举个例子,比亚迪新能源车E6定价31万到33万元不等,可比的比亚迪S6定价10万到13万元。记者比较几家车企发现,新能源车定价通常是可比汽油车定价的2倍到3倍,即便减去补贴,仍然要高出60%到100%不等。
【新政】除此前已经出台的“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外,此番新政策还提出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车船税优惠政策并做好减免工作,同时要继续落实好汽车消费税政策。
【痛点二】充电难
尽管一些地方放出消息要大规模兴建充电设施,但受土地、产权等各种因素制约,未见明显效果。
【新政】此番新政策的25条具体措施中,有7条内容专门针对“充电难”,从城市规划、充电设施用地、用电价格、关键技术攻关到落实具体责任等各方面对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新政还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
【痛点三】地方保护
想买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北京,不行!因为它没有纳入北京的新能源车推广目录。新能源车想进入某地销售,生产车企必须到本地投资设厂。
【新政】新政策明确,各地区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广目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检测检验、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在本地设厂、要求整车企业采购本地生产的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等违规措施。
【痛点四】里程焦虑
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不高,导致市场上多数电动车续航里程依然偏低。目前国内续航里程最长的比亚迪E6一次充满电可行驶300公里,而其他品牌通常在10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有的甚至还不足100公里。
【新政】新政策提出,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盒信息系统、充电加注、试验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整车集成技术集中力量攻关。
新能源汽车驶入岛城百姓家
记者调查
记者昨采访了解到,青岛作为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到2015年年底,青岛的电动汽车将推广到5200辆,明年或坐电动出租。而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难的短板,青岛一企业首创电动车群充电技术,将破解电动汽车同时充电难题。另外,青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有望尽快面世。
电动出租有望明年上路
青岛作为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电动公交等推广应用早已开展,最新进展如何呢?
记者从科技局、公交集团等相关部门采访获悉,截至2013年底,青岛已有450辆电动公交车,今年上半年再次购置了420辆,7月份陆续上路,也就是说青岛目前已经拥有800多辆电动公交车。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市目前运行的纯电动公交车共累计行驶达4125万公里,安全运行1051天,实际消耗电量4203万电池度。按每辆公交车百公里耗油40升计算,共可替代燃油1650万升,可减少碳排放4.5万吨、一氧化碳205吨、氮氧化物410吨、碳氢化合物126吨、微粒碳烟46吨,环境效益显著。
“目前青岛已经对电动车发展有了初步规划,2015年年底青岛将推广应用电动公交车2000辆,另外,2015年年底青岛将有5200辆电动汽车,涵盖公交、出租、公务用车等公共领域用车,电动汽车也将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深圳已经有电动出租车运行,他们采取的模式是由汽车厂家入股来投资建设充电设施,青岛也正在探索自己的模式。
新小区将建充电设施
新能源汽车一直 “叫好不叫座”,汽车充电不方便是其最大阻碍,《意见》也意识到该问题,把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放在第一位。而青岛在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方面已提前布局。
7月20日,市科技局专门组织召开了科技成果评价会暨新能源汽车充电体系建设研讨会,青岛特锐德电气研发出世界首创的电动汽车群充电系统,车主可以在手机里安装充电软件,实现远程充电,给自己的新能源爱车配上能源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可实现无桩充电,多辆车可同时充电,这破解了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诸多难题。据悉,目前我国已建成充换电站445座、充电桩2.2万个,交直流比例是10:1。但这些充电设施利用率并不高,没有成为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普及推广的有利推手。目前大部分的充电方式是通过一桩一接入的充电方式,这样的充电方式有几大劣势。公共停车场的充电桩容易遇到经常被破坏、维护难、管理难等难题。并且充电桩解决不了汽车群充电问题,只能保证单个汽车充电。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有利有弊,好处是低排放、使用成本低,缺点是青岛的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个相关配套设施指的是充电设备的便捷高效以及充电站的合理建设。而特锐德电气研发的这套这套充电系统,我市已计划在雕塑园、规划展览馆等地建设,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市民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到这两个地方就能充上电。
“我们还在和多个房地产开发商联系,在小区建设时配套建设车挡式充电系统,方便新能源汽车推广。”这名负责人说,近期我市还计划出台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综合实施方案,购买新能源车能享多大优惠、充电系统如何规划等消息,届时将得到答案。
自主品牌电动车有望面世
从2013年9月开始,中国的新能源车骤然驶入高速通道,先是国家正式公布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补贴额度达到7万元至12万元;接着,全球电动车的“明星车型”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订购量迅速突破数千辆,形成了新能源车发展的新一波热潮;而本月初,国家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也意味着,普通市民购买新能源车至少能多省近2万元。
事实上,许多青岛人还不知道,已有企业在青布局研发青岛自主品牌电动汽车。江苏九州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刚,也是青岛爱地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的掌门人,而青岛爱地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正全力为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而努力。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整车控制,已与我们紧密合作的美国宝科国际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可以提供专利技术,我们的青岛爱地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正加强与青岛太平洋客车有限公司紧密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昨日7时许,从国外归来刚下飞机的吴刚接受记者采访,他称此次出国也是为推进此事而去的,他负责的青岛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期投资在两亿元左右,计划生产大巴、商务、环卫等新能源汽车,目前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记者 锡复春
五问
关注
新能源车
一问:能不限购、不限行吗?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有优待。比如,上海购买新能源车,满足一定条件即可免费配给牌照;而在北京,参与新能源车摇号,中标几率大大高于传统汽车。
新政策明确,实行差异化的新能源汽车交通管理政策。有关地区为缓解交通拥堵采取机动车限购、限行措施时,应当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优惠和便利。同时,改进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通过号牌自动识别系统对新能源汽车的通行给予便利。
二问:动力电池安全吗?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技术已有长足进步,电池、材料本身都具备阻燃技术,起火爆炸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说,但和传统汽车一样,在极端情况下也不排除会发生爆炸。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经过国家级严格检测,其所含的化学物质均可回收。”比亚迪汽车新闻发言人李云飞说。相比电动自行车电池,新能源车电池回收门槛较高,一般都由车企自行回收,但规范回收还需配套的政策法规。
三问:补贴会持续多久?
新政策明确,有关方面要抓紧研究确定2016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政策,争取于2014年底前向社会公布,及早稳定企业和市场预期。
“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补贴至少在2020年前依然会存在,不过补贴数额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少。”许艳华说。
四问: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吗?
“发展新能源车前,国内汽车厂商都已有多年传统汽车生产经验。”在许艳华看来,当前新能源车产能并不大,如果市场规模扩大,车企更多会对传统汽车产能进行改造,暂时无须担忧产能过剩问题。
五问:中国有机会领先吗?
“从新能源车销量看,美国一年有10万辆,日本是4万辆,中国今年有望达到4到5万辆。”许艳华说,三国新能源车本质上没有太多差别,都处于初期阶段,中国确实有引领全球的机会。本版(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