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的打酒情结:从公务员到穿背心的壮汉(图)

来源:青岛日报-- 2013-07-17 06:38:31 字号:TT

青岛的打酒情节:从公务员到穿背心的壮汉

不做烧烤!不许醉酒!这么多年,两个不成文的规定让这家小店更加显得另类。

    不做烧烤。“刚开业那会也做过烧烤,但发现实在是扰民,而且不干净也不卫生,也影响邻里关系。”严新说。

    不许醉酒。“刚开业时没有经验,不了解来喝酒的人,又想多卖点酒,有些客人醉酒以后又蹦又跳、醉态百出,还有随便在马路上小便的,非常扰民。我们就定了一个规矩:如果想来小店买醉,这里不卖,可以上别家喝。”严新说,你看那个穿着蓝色衬衫的大个子,他酒量大,所以喝酒就去别家喝,别家不会限他的量,但若是打散啤,还是来我们家。

    多年来,这家店铺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接待老邻居、老街坊,不接待醉汉。建筑王、旅游李、企业老总、打零工的小伙计、退休老干部,三教九流的人们都爱来喝上一口。大伙谈谈墙上的元帅图,聊聊青啤发展史,说说这个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时间长了,老主顾都成了这里的二当家三当家。

    “八路,今天第三杯了。”“石头”从屋外端出一杯酒递到老王手里。老王在酒友中叫八路,因为他只喝八杯,这是严新定下的规矩。“他明天要工作,不能因为喝酒误了正事。”

    “我想开的是一家酒文化馆。”今年6月28日是酒馆开业十年店庆,店里给每个消费了10元以上的客人赠送了一个纪念品:一个菠萝杯。那天很热闹,一共发了1000个杯子。每年快到6月底的时候,新胜春都要发点什么小礼品给街坊邻居们。

    戴着厚厚镜片的严新颇有文化味。墙上挂着的一首行酒令就是他当年自己创作的:

    新酒皆是当天装,胜似甘露和玉浆,春夏秋冬不间断,卖买进出全通畅。

    正人品琼一碗足,宗族豪饮千杯香,青岛百年此气候,啤酒佳话传四方。

    这是一首藏头诗,寓意是“新胜春卖正宗青啤”。

    梁实秋《忆青岛》:青岛好吃的东西很多。牛肉最好,销行国内外……这样的一分牛排,要两元钱,佐以生啤酒一大杯,依稀可以领略樊哙饮酒切肉之豪兴。内行说,食牛肉要在星期三四,因为周末屠宰,牛肉筋脉尚生硬,冷藏数日则软硬恰到好处。佛劳塞尔店主善饮,我在一餐之间看他在酒桶之前走来走去,每经酒桶即取饮一杯,不下七八杯之数,无怪他大腹便便,如酒桶然。

    加拿大作者杰里米·纳特尔《青岛:山海帆都》:在青岛,啤酒厂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啤酒的地方,它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把散装的新鲜啤酒直接装在食品塑料袋中拿回家,这确实是青岛独特的一景。

    刘金平《视觉青岛》:在岛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最普遍且具特色的当数打散啤,将当日生产的鲜啤酒灌装分发到街头巷尾的店铺,透明塑料袋装盛打回家中享受一杯清凉痛快,也有街头商贩的悬饮,一袋散啤悬于横梁或肉钩等高处,吸管插入边忙生意边喝酒,这都是啤酒最生动的风景,少了这些,青岛啤酒文化能找到坚强的立足点吗。

    47岁的市民张女士:一是价低,二是高质,三是拿塑料袋打酒,有创意,四是拿大杯干酒,与青岛人的豪爽吻合,五是与天气相合,小海风一吹,清爽啤酒下肚,那叫一个透心凉,六是与青岛本地小海鲜一搭,绝配。

    网友TiAmo·哎哟微:青岛的夏天,最有群众基础的要算散啤了。散啤是经过了过滤,而没有杀菌(酵母菌)的啤酒。趿着拖鞋,拎着塑料袋装的散啤,走在被树荫遮蔽的小路上,这是老城区常见的街头影像。

    网友李顺robin:印象中青岛男人是这么过夏天的。场景一:傍晚,回家时打上半塑料袋的散啤,跟老婆一起忙活好晚上的饭菜。聊着天哈着酒吃着晚饭,日子平淡而又温馨。场景二:夏夜,三两朋友,聚在烧烤摊或啤酒屋,杯里满上啤酒,再点几道小菜,来上一盘炒蛤蜊,吃上几串烤肉。光着膀子在推杯换盏中谈天说地、快意人生。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