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码头最能感受人类的力量。走在8月的青岛港,好像闯进巨人群——货轮、油罐、粮仓、塔吊……百米的体量,睥睨着丁点儿大的游客。港口向海洋伸出一条条通道,上面成排的吊机和油管,向轮船接送吞吐,日夜不停。
2.4万名工人在青岛港上班,经营着这个全球铁矿石第一大港和全国原油第一大港。去年青岛港的吞吐量达到4亿吨。今年1—6月,它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运量双双跃居全国第四。而正在南边修建的亿吨级码头,将在几年之后让青岛成为全国第三大港。
青岛港与青岛市同龄——121岁。近几年,青岛港蓬勃向上的势头,在于各项环节的效率提升。工人热衷于创新,是青岛港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苦力,如今脑力
在青岛港,记者见到了许振超。他是有名的劳动模范,也是全国人大代表。1974年,许振超看了样板戏《海港》,决定去做码头工人。“那时码头工人叫‘扛大包的’,是社会底层,同学一听我从棉纺厂到了码头,都很不理解。”许振超说。
“40斤的水泥袋子,一次抗4包;古巴糖,运进来都潮湿结板了,石头块一样,200斤,扛起来走几米,每一步都要人命。”许振超说,当时码头工人每月配45斤粮票,是体力消耗最大的工种。
1970年代,青岛港一年吞吐量不到2000万吨,装卸一艘万吨矿石船需要一个星期。而现在20万吨的矿石船,在青岛港不到一天就卸完。这是机械化的结果。码头工人从“抗大包的”,变成了机械操作手和修理工。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在了技术改进上。
青岛港的装卸团队曾以10小时卸完最大集装箱船享誉业界,8年打破卸货速度世界纪录。其效率来源于不断改进,而背后则是一批高技能的工人。
“10条作业线,18人一条,环环相扣。一条线停下来,20分钟时间就耽误了。人家船停一天几万美元,我们耽误不起。”装卸队工人吴超升说,为了尽快装卸,他们必须优化每个细节。
八九层楼高的桥吊,是集装箱来往于码头和货船之间的桥梁。在青岛港,桥吊操作既快又准,这是长期培训的结果。操作工人演示了几项绝活:桥吊臂下固定一根针,向下扎向飞镖靶,穿在十环正中;集装箱四角搁放的高脚杯,“飞”向货船时不会洒出酒来。
坐在40米高的操控室里,邵泽山并非完全靠视力去把握分寸。他操控着手柄,抓箱、提升、下落、定位、安放,60吨重的集装箱沿着最短路径移动。
“桥吊司机比飞行员还要少,青岛港的桥吊司机只有200人。”邵泽山说,当一个好桥吊司机非常难。
“箱子到哪里,吊具到哪里,操作手柄压到哪里,得心里有数。”邵泽山有“一步到位”的信心,凭他创造的“六到位工作法”,一个装卸过程能节省4秒。每小时单机可多提3个箱,而且还降低了桥吊的能耗。
另一位全国劳动模范、装卸工人刘京俊,自从进入青岛港当机械司机,受许振超“一钩准”绝活的启发,也在长期工作中琢磨,创出轮胎吊作业的绝活,每一个班能多提五六十个箱子。他还总结流程,写了5万字的培训教程。
团队里另一位老资格的装卸工张卫说:“码头作业追求的是人机分离。现在我们正研制一种‘机械手’,代替人工卸船时‘挂钩’的动作,提高装卸的安全性。”张卫说,集团鼓励大家做掌握技能绝活的“金蓝领”,创新也成为工人们关注的主题。
“振超团队”近两年来完成技改200余项。许振超介绍说,目前团队的一个重点是研发新的卸装机器,在新港区省去露天维修的辛苦。
“一线工人愿意去搞创新,首先是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按件计酬,也可以提高收入。”许振超说。
各精一技,巨大效益
如果能有幸在青岛港码头上看到工人们的绝活展示,你一定会惊叹好像在看杂技表演。
司机郭凯在装载机铲斗上固定了一瓶啤酒,他的同事驾驶另一台装载机缓缓靠近,用铲斗上固定的起瓶器打开了瓶盖。之后,郭凯的铲斗定位和倾斜,啤酒对准一个高脚杯稳稳流进去,没洒出半点。对装载机司机来说,清舱作业是最难的。20万吨的大矿船,必须通过装载机和人力清理边角。狭窄的船舱内,司机看不清所有的状况,贴近舱底和舱壁又做到“无刮痕”,必须长期练习。
在青岛港,每一行都有“技术状元”。青岛港集团鼓励创新,用工人的名字冠名其手艺或创新。
叉车手安立强将固定在叉刀上旋转的砂轮,伸向一只灯泡。灯泡上绑着的铁丝被他割断,灯泡却安然无恙;他又用叉车上绑的针穿入几米外一个毫米粗细的孔中。“立强叉车”展示了他叉货的准度。
拖车司机曲石磊精于“倒车一进准”,创造了“石磊驾技”品牌。他在10吨的半挂车尾部安装一把钥匙,在倒车过程中将钥匙插入5米外的锁眼。有一天他在货场练习这一招,一位货主看到后惊得目瞪口呆,当即对曲石磊说,这绝活远胜“百步穿杨”。
卸油工吴树林现场展示了他的“树林工艺”。提问者随便从几十个任务里选一个,他都能背诵出工艺流程:“84中泊位经3号管道走双号管线……”哪个罐区到哪个阀门、再到哪条输油臂,他全然不会搞错。
如今,青岛港平均每17个人中就有1人有员工品牌,每13个人中就有1项绝活。其中有19次打破矿石装卸世界纪录的“孙波效率”,也有炊事员的“美琴大饼”,保洁员的“志香美洁”品牌。
散货装卸一线工人皮进军,发明了“四步作业法”,每灌装一包省下3秒,让一个班每小时可多灌包350吨散货,并创造了青岛港有史以来第一个农民工品牌“进军灌装”。这些年,皮进军所在的队先后4次刷新纸浆接卸世界纪录。
农民工赵树双,主持多项大型技术改造。一种型号的吊车“油改电”,申请了国家专利。公司专门以他的名字设立了“树双技术工作室”。他也成了青岛港第一个拥有个人工作室的农民工。
还有一个员工品牌叫“琳琳快磅”。王琳琳是一位司磅员。她发现,如果将过磅用的手按铃改为脚踏铃,推拉式窗户改为固定窗口,每辆车过磅就可节省两秒。这一办法推广后,每年在过磅环节上多通过上万辆车,多运出60万吨矿石。
有很多类似的成果,都是工人们在工作里注意和创造的。青岛港认证的员工品牌,会按实际效果对员工分级进行物质奖励。简单的优化,带来了效率的大提升。工人们认为这是“名利双收”。
一个矿车装卸队队长刘艳清笑言,工人搞创新的好处是“公司给奖励;得到同事的爱戴;十分力变成五分力;报酬还高”。
良好待遇,创新动力
“只要环境好,工人就有动力创新。”许振超认为,适合创新的环境,就是“领导公正,不搞区别对待”。
在青岛港,农民工占了多数。青岛港对正式工和农民工做到“一视同仁,同酬同权,一个单子发钱,一个食堂吃饭”。给尊重、给实惠,是工人创新的一个因素。
在输油码头工作的杨献鹏,是山东农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6年前他辞掉工作,以农民工身份进入青岛港,让同学们十分惊讶。而杨献鹏认为,青岛港有公平的机会。几年下来,他在燃油储装方面做出创新,被转为正式员工,也成为部门管理者之一。
年轻的农民工乔伦是个维修工,5年来发明了六大系列70余件工具,被称作青岛港的发明家。他说,自己只是初中毕业,以前打工时没得到过尊重。“我交辞职信,老板说:‘你这样的不用写辞职信,直接走就好了。’”来到青岛港,乔仑像正式工一样参加系统培训,老师傅们手把手地教了几个月,他十分感激。看到有些工具师傅们用起来不顺手,他就琢磨着改进。他到外面的工厂,请老板让他用闲置的机床制造工具。乔仑最初发明的钻夹便捷器、钻磨便捷器等五类工具被命名为“乔伦万能钻磨系列工具”,还得到2000元现金奖励。这激励了他的发明热情。
同样是农民工的朱广田,从事矿煤车的翻车。来到青岛港前,他干过建筑小工、砖厂窑工,扛过大包、挖过山参,工资微薄,还常被拖欠。1995年,青岛港招收他进了装卸队,穿上崭新的工作服,住进干净的宿舍,吃上了营养搭配的职工餐,他有了归属感,并很快被任命为班长。他创造的“二次翻”作业法,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还节省电费80多万元。2006年集团命名了“广田清车”品牌,奖励他6000元,还任命他为副队长。现在,朱广田一月有8000元工资。他在青岛买房买车,还把两个哥哥都叫来。“大哥在门卫队,二哥在装卸三队当副队长,两个嫂子在后勤上班。”现在,朱家有八口人在青岛港上班,一年收入加起来有50多万元。
不止是朱广田,在青岛港,很多比较优秀的农民工都在港区附近买了房,孩子也都安顿在附近的学校。而男性员工的配偶,也被招入港区,一般是做保洁员、洗衣工和炊事员。这让他们心里踏实。
在青岛,工薪阶层月收入3000元左右,而青岛港的农民工普遍能拿4000元。青岛港连续24年、34次涨了工资。近几年按照职工代表会的意见,每年涨工资幅度大概在15%左右。
青岛港保证一线员工的工资高于其他岗位。吊车司机能拿到6000到8000元,而坐办公室的员工则不到4000元。
目前,青岛港有1/8的农民工在青岛购买了住房,1/5的农民工子女在青岛上学,还有近3000人有了各类职称和技术等级,享受相应的职称津贴。青岛港的技能工人中,70%以上是技师和高级技师,远超过一般的企业。(记者 高博)
上一篇:一个许振超 带出一批“许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