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营养丰富,经常食用还有抗癌防癌的功效。在岛城提起做粉条,胶州洋河镇大相家村的粉条就不能不说,在食品高度机械化生产的今天,大相家村粉条却始终沿用400年前的老法子,生产出的粉条透亮、劲道,受到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靠着网络等现代化营销手段,大相家粉条更是销到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始终不变的上乘质量让大相家粉条成为与胶州白菜、里岔黑猪同样驰名中外的胶州特产。
传承400年的老手艺成了宝 昔日救命粮今成发家粮
在洋河镇大相家村里,生活再好收入再高,村民的的饭桌上总是常年少不了地瓜这种主食。地瓜这种价格低廉的传统农作物已经是大相家村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因为它种植简易、耐储存、产量高,更是因为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是地瓜陪着村民们共同度过的。
年过六旬的村民相锡文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吃饭就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遇上丰收年的时候,一家人就能过上个好日子,除了自家的口粮外,还能拿一部分换钱改善一下家里人的生活,可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粮食减产,许多人家地里产的粮食连给自家人吃都不够。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唯一令村民们感到欣慰的就是地瓜了,村民们发现无论干旱与否,村里的其它粮食受影响,惟独地瓜的产量始终如一,因此遇到严重灾害年时,地瓜就成了村里人的救命粮。
如今,告别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地瓜又从救命粮变成了村民们的发家粮,成为制作远近闻名的大相家粉条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千亩地瓜田成村庄特色 “现在生活好了,镇上许多村子都已经看不到种地瓜的了,因为没有人再吃这东西了,可惟独在大相家村的土地上,你仍然能够看到地瓜在这里兴旺地生长着。”洋河镇的宣传委员告诉记者。在大相家村的地头上,村民老相正和老伴打理着自家的地瓜地,再有半个月这些地瓜就要出产了,老相告诉记者,他想趁这个时候多给地瓜松松土,期盼能有更好的产量。
大相家村村主任相波告诉记者,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周围的其它村子都已经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地瓜的种植面积大减,可大相家村的地瓜种植面积却逆势增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相家村的地瓜种植面积便维持在300亩左右,到现在村里已经有1000多亩地种上了地瓜,而这依然不能满足大相家粉条的生产需求,为此许多村民都到别的村里租地种地瓜。
“俺们这个村位置不显眼,可是要找俺们这个村可是一点也不难,你只要问问哪个村全是种地瓜的,保准没有第二个村。”相书记笑着对记者说。
做粉条离不开当地地瓜
经过长年的精心经营,大相家粉条具备了良好的口碑和不错的客户群,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正是扩大规模的好时机。但相书记表示要走这条路其实并不简单,不是因为资金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大相家粉条的生产原料——红薯身上。“我们也试过从外面进地瓜回来做,还尝试过用马铃薯做粉条,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想要做出最正宗的大相家粉条还得用我们当村这土生土长的大相家村地瓜。”相书记告诉记者,制作红薯粉条的第一步就是做地瓜淀粉,因为是祖上留下的老品种,大相家村地瓜的出淀粉率达到了20%至30%,从别的地方进了几十个品种的地瓜回来实验,结果出粉率都大大低于大相家村地瓜。因为这个客观条件的限制,大相家粉条的产量始终维持在每年50万斤左右,在供不应求的时候村民们也不敢冒着毁牌子的风险去扩大产量。“我们每年只能产这么多,再多产就保证不了品质,好不容易打出来的牌子如果因为这个毁了,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相书记调侃说,街头卖的喷香烤地瓜在相家村即使一分钱一斤都不会有人要的。
400年老手艺传承至今
为了增加产量,减少人工支出,大规模采用机械化生产代替人工,这种目前全球最为流行的生产模式,在大相家村却是行不通的。和400年前大相家村的祖先一样,400年后的大相家村村民们依旧在“固执”地沿用祖先们传承下来的老办法。相书记告诉记者,按照老办法,大相家粉条从地瓜到最终制成,要经历30多道工序,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
为了让记者了解最纯正的大相家粉条制作方法,相书记带记者来到村里的制粉大户相锡文的家里。相锡文介绍,大相家的粉条是这样制作的,首先是原料采集,收回来的地瓜经过清洗之后,在粉碎机中捣成浆,之后将捣碎的浆水引入大缸中沉淀发酵,沉淀8到16个小时之后,将大缸中上层的渣去掉,底下剩下的淀粉注入小缸中继续沉淀,之后用小箩将沉淀下的淀粉过滤一遍,再经过撇浆、兑浆进行三次沉淀。经过三次沉淀之后,淀粉已经没有任何杂质,将制成的淀粉放进棉布制成的布兜里,先淋水再晒干,3天之后就制成了这一个个的淀粉坨子。在老相家的大院里,记者碰巧看到已经制成的淀粉坨子,外表洁净如玉。
淀粉制成后再经过漏粉、煮制、冻粉、锤粉等近30道工序,才宣布一捆成功的大相家粉条出产。
村民个个“赛鲁班”
坚决遵守祖传的技艺,但为了节省体力,朴实的大相家村人还开动脑筋,在不影响工艺质量的前提下自行制作了一批专门用于做粉条的机器,看到这些机器中融汇的农家人智慧让人感到惊讶。用于和淀粉的和粉机,底部是一个直径一米的宽口大缸,中间一根转动轴连接着底部的叶片,转动轴的另一头连接着电机,使用时连接电源,转动轴持续转动带动底部的叶片,对缸内的淀粉进行搅拌。和粉原本是最令粉条人家头疼的事情之一,但如今有了这机器,村里人可算省心了。“以前这个和粉就得6个整劳力,现在两三个人就够了。”和粉机的发明者相锡文告诉记者。和好粉浆之后,就是漏粉了,拿着一只底部遍布许多小孔的铁腕,相锡文告诉记者这就是原本的漏粉工具,将粉浆注入后,用手拍打粉浆,之后粉浆便从小孔露出形成一根根的粉条,10斤粉浆拍完手部又红又肿,如今手拍的工作也被一部自制的漏粉机取代。
再说这锤粉机,更是被村民们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具,以往冻过的粉条结了冰霜,只能用人力捶打,“以前这一捆捆的粉条全都靠人拿着木棒捶打,一个人一天锤不了100斤粉,现在你看多方便。”村民向记者展示,将一捆捆粉条放入锤粉机内捶打,一分钟便可锤好一捆粉。从和粉机、漏粉机、到锤粉机,这些都是村民们自制的简易机器。
价格高两三倍不愁卖
相书记告诉记者,因为坚持传统的制作工艺,良好的品质让目前大相家粉条市场定价要比其它粉条高出2到3倍,今年大相家粉条的定价为15元一斤,包装成礼盒的价格为每袋18元至20元,可以说是真正卖到了猪肉价,但即使定价较高,每年开着车来村里订购粉条的客商还是络绎不绝。
“在北京一些地方,大相家粉条甚至卖到了50元以上,只要品质高就不怕没销路。”相书记告诉记者,目前大相家村年产粉条50万斤,基本上足不出户就能把粉条全部卖掉,做粉条的业户每年收入在7万元以上。
1、大相家粉条全靠露天冻
做粉条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冻粉,将煮熟的粉条快速过冷水,严寒天里,用竹竿撑起一捆捆的粉条放到户外冰冻定型,如果使用冰箱或冷库进行冻粉工作,便可以排除生产时间的限制,做到全年不间断地生产以扩大产量,但400年里大相家人却仍然坚持户外冻粉。“说起这个事情,真是挺奇怪的,我们也试过用机械手段上冻,但是冻出来的粉条就是不如户外冻得劲道,味道也差一些,以后就还是坚持这个老法子了。”村民告诉记者。
2、原料只用地瓜加豌豆
除了坚持露天冻粉等传统工艺,大相家粉条还有一大特色便是用料考究,“现在市场上的粉条太亮太透的多是加了明矾、明胶之类的,这样的粉条对人体没有什么好处,而我们这里的粉条就两样东西,地瓜和豌豆。”担心记者怀疑,相书记给记者看了一段监控摄像头拍下的粉条制作视频,记者看到除了使用大量地瓜淀粉外,其它一样原料就是豌豆,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加豌豆的原因不为别的,只为让粉条滋味更加香甜。
3、论劲道敢称第一
村里的老农告诉记者,衡量粉条的好坏,口味是一方面,劲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口味自是不必说,但是这劲道,大相家粉条就不怕任何外来粉条的挑战。在相书记家,相书记的老婆正在家里做猪肉炖粉条,原本已经炖了半个多小时,但为了给记者展示自家粉条劲道的程度,相书记又硬是逼着媳妇继续开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相家的厨房里浓香四溢,锅中的猪肉和白菜已经炖得有些烂糊了,但粉条却依旧坚挺,用筷子捞起一根放进嘴里,粉粉糯糯的粉条和着浓香的酱汁,让人食欲大动。
制作太艰苦年轻人不愿干
如今靠着打出品牌的大相家粉条,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可从村里人开裂的双手上却不难看出,这样的好日子是大相家村人用不打折扣的辛苦工作换来的。在监控摄像头拍下的一段珍贵视频中,记者不仅看到了大相家粉条的品质保证,也看到了大相家村人所受的常人无法忍受的辛苦。零下10度的严寒天里,当人们还在酣睡的时候,村里人却在黑夜里忙活着锤粉,在结着冰的水缸中洗粉。“老辈人就是这么过来的,想过好日子哪有不受苦的,现在还好了,起码辛苦了能挣钱,以前累死累活的还挣不到几个钱,我们现在挺满足的了。”村民老相对记者说。
尽管现在大相家粉条已经打出了品牌,成为胶州乃至整个岛城的明星产品,但相波还是感到担忧,不是担忧粉条的品质和销路,而是担心这400年的老手艺后继无人。“现在村里最年轻的做粉条的都45岁了,再没有年轻人愿意做了。”相书记告诉记者,因为制作条件艰苦加上复杂的工艺,尽管卖到了猪肉价,但村里的年轻人们还是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干这活。再过几十年这门老手艺会不会失传?这令村里的老人们很担心。
放心粉条这样挑
一看色泽,质量好的红薯粉条颜色是白色透明,但有点暗,一般红薯呈淡黄色,或褐色,有红薯粉特有味道,颜色特别艳、特别亮白或发乌的粉丝粉条最好不要购买;二闻气味,质量好的粉条气味和滋味均正常,无任何异味,有霉味、酸味、苦涩味及其它杂味的粉条质量低劣;三是燃烧法,加胶的粉条火烧时容易产生啪啪的响声并伴随产生浓烟,水分超标的粉条易产生嘶嘶的声音;四尝一尝,优质粉条口感柔软,有韧性,久煮不烂不粉,不会被煮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