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两会热点:打车软件急需规范和优化

来源:青岛早报-- 2014-02-23 06:05:01 字号:TT

    新闻提示

    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市民王静终于禁不住打车软件的诱惑,通过微信绑定了一张银行卡,出于安全考虑,她特意新办了一张银行卡,里面只存了少量钱。最近一段时间,“嘀嘀”与“快的”两个打车软件大战愈演愈烈,让岛城许多出租车司机和打车族尝到了免费打车的甜头,不过也出现了一些让市民纠结的问题:网络连接失败、无法完成支付、用车高峰期叫不到车、行车存在安全隐患、收费不规范等等。在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关注到了这一最新热点话题,他们认为在互联网大佬们大把烧钱抢占市场的背后,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似乎成为了“拦路虎”,打车软件固然便民,但应当进行规范和优化,政府部门应介入加强管理和监管。

    探访

    乘客:放下私家车打车上班

    最近一周以来,越来越多的岛城市民下载安装了一款打车软件,加入到了“嘀嘀”或者“快的”打车队伍中来。在事业单位上班的王静见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每天“免费”打车上下班,她禁不住诱惑用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其实早在去年夏天,她就知道了这两款软件并安装了其中一款,只是当时没有“补贴”这一优惠政策,而且在旅游旺季打车也不太好用。不过现在,这才用了没几天,她就成了打车软件的狂热粉丝。

    “我已经好几天不开车了,现在打车基本上都是免费的,也不用考虑停车费。”王静说,她住在浮山后,单位在栈桥附近,一趟车下来要20多元,因此她采取分段打车的方式,一趟只要十几元,通过手机支付就立减10到15元,通过优惠后,自己基本不用掏钱了。刚开始王静装了“快的”打车,用过两次,觉得不错,现在又装了“嘀嘀”。“‘快的’每天免单2次,嘀嘀3次,加起来就是5次,一天足够用了。”王静说,每天上下班打车,花费不超5元,不用半个小时就到达目的地了。

    的哥:一天可多入150多元

    使用打车软件尝到甜头的不仅仅是乘客,出租司机们享受的实惠也相当可观。“光 ‘嘀嘀’和‘快的’的补贴,一天就能赚150多块钱。”的哥李师傅告诉记者,司机使用“嘀嘀”,每天前5单每单将享受5元奖励,后5单则享受10元奖励,用“快的”也差不多这些钱,因此一天当中使用这两款软件只要满20单,就可以多收入150多元钱。

    不过在李师傅看来,除了这些“额外”收入,打车收入也在提高,“通过软件预约乘客,基本很少空驶了,可以保证一天都不空跑车。”李师傅说,如此算下来,一个月的收入可比以前多四五千元。

    声音

    相关部门应介入规范管理

    市政协委员李静针对打车软件规范化问题专门提出了提案,她认为在交通高峰期,由于路阻、车辆供不应求等原因,“打车难”成了城市顽疾,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软件的开发,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打车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降低空驶率,方便打车约车。但由于打车软件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司机关注手机抢单,易分散注意力,存在安全隐患;打车软件大都提供了付小费和加价的功能,容易造成物价混乱;同时,软件可能导致不公平,出租车司机更愿意搭载使用软件约车的乘客,部分不会使用软件的中老年人或在路边打车的乘客就可能受到影响。

    李静建议,要加强对软件使用的管理,物价及运管部门应积极参与到打车软件的管理中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限制加价额度、印发额外加价专用票据等方式,加强对小费和加价行为的管理和约束。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打车软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打车软件管理使用情况的调研,并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协助软件开发和运营部门不断优化打车软件,提高搭乘行为的公平性。最后一点要切实减少安全隐患,引导软件制作单位优化设计,制作只有语音播放功能的使用终端,取消屏幕上的显示和操作,制作一键抢单机械按钮,最大限度地简化司机的操作。引导司机在使用软件时,尽量采取 “听”和“说”的方式与顾客交流,避免通过眼睛和手进行复杂操作,减少安全隐患。

    使用支付功能注意保密

    市人大代表蔡旭东就是手机打车软件的使用者,他认为用手机绑定支付软件功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我现在出门很少带现金了,大多使用手机支付或信用卡支付。”蔡旭东还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上安装的一些软件,除了可以享受到价格上的优惠,手机支付避免了现金支付的麻烦,但是安全保密方面需要加强。

    蔡旭东说,手机上绑定支付功能后,一旦丢失容易泄密,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他提出了一些“保密”小建议,意识到手机丢失后,应该马上更换手机卡,在密码设置方面,建议设三重密码:开机密码、网上登录密码、交易支付密码,密码最好不要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号,可以使用自己多位亲人的生日组合等等,从各种小细节上严防泄露个人隐私。

    【隐忧】

    关注订单分散注意力

    记者在调查时注意到,不少出租车司机都选择在手机上安装打车软件,并将手机固定在车内方向盘右上方,一旦有新订单时,就会有语音播报,有些司机为了能够及时接单,就会一手握住方向盘,一手操作手机接单。“司机一边开车还一边盯着手机,很容易分心,发生刮擦等事故,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市政协委员李静对此也表示担忧。同时她也发现,为了提高打车成功率,打车软件大都提供了付小费加价的功能。然而,出租车定价都是由市物价部门核准实施的,通过软件进行加价会造成物价混乱。另外,由于加价行为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乘客到达目的地不按约定支付加价,容易造成司乘纠纷。

    绑定银行卡易泄隐私

    除去乘载本身的矛盾,不少人也担心网银安全的问题。“虽然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车费很优惠,但我一直没敢用,怕的就是银行信息泄露造成更大损失。”市民庞先生说,采用如微信支付,要求乘客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打车地点、路途轨迹、目的地等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乘客人身、财产安全都将遭受威胁。

    【问题】

    1.网络不通

    利用打车软件在方便了乘客的同时,近段时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市民陈女士也是个“微信控”,前几天早上,她用嘀嘀打车出去办事,结果网络出现了问题,怎么也打不上,最终只好到路边去等车,后来才知道网络出现了故障。也有不少市民反映,近期嘀嘀和快的频频出现不灵光的时候,嘀嘀叫车信息一般会推送100秒,但有时仅推十几秒就自动退出页面了,而快的有时APP页面无法登录。

    2.支付失败

    除了网络不通,在支付上也频出故障,市民蓝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一问题,她在使用嘀嘀打车时,交易界面直接跳转至订单结束,支付页面没出现便被强制关闭了交易,司机师傅嫌耽误他干活,要求她用现金支付。“其实我坐公交也就两三站,要不是有返现才不会打车,这样算起来还亏了。”蓝女士吐槽说。

    3.司机挑单

    事实上,让不少乘客感到无奈的是,有部分司机开始根据乘客叫车时提供的起始地址挑客。不少司机在晚上和上下班高峰期都不用打车软件。“客源多时都不需要打车软件,光在路上跑就够拉的了。”出租车司机曾师傅说。与此同时,打车软件对传统的打车方式造成了一定冲击。“有了软件的补贴,大家都不太跑空车拉活了,又耗油又没好活还累,倒不如多刷两次软件,也许会接个大活。”一名司机直言。市民也担心这可能会导致很多出租车司机挑肥拣瘦、拒载,而且,在路边招手打车恐怕就更难了。

    4、违规钻空

    尝到甜头的软件粉丝们发明了一个又一个省钱的巧招。打一次车补贴十几元,短途可免费,长途则可以把一次打车分成两次。记者在使用“嘀嘀”打车时,当计价器超过13元时,司机主动靠边停下,让记者再发一次打车信息,他再抢次单,算成两次,就不用花钱了。除了乘客的省钱妙招,司机的赚钱妙招就是多算钱,比如乘客打车花了10元,司机会告诉乘客在支付宝上填单的时候填13元,反正乘客有优惠也没有损失,司机还可多赚点。对于司机和乘客开发出的各种空子,“嘀嘀”和 “快的”都表示这属于违规,也有相应惩罚措施。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