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昨天,黄岛区刘家村村民在挖排水沟时,用挖掘机挖出一块长近两米,状如屋檐的石头,上面有花纹,有槽,还有模糊不清的字。村民怀疑是他们村清初著名诗人刘翼明(字子羽)墓碑的碑头。昨天,黄岛区博物馆文物专家鉴定后认为,这块石头质地为花岗岩,应是清朝时期的碑头,至于是不是跟刘子羽墓碑有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清理水沟挖出神秘石头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黄岛区琅琊镇刘家村中心街看到,不少村民正拿着铁锹在清理一条排水沟,在沟旁的杂草丛里,躺着一块状如屋檐的石头,记者注意到,这块石头长约两米,上面刻有很多花纹,底部有一个长方形的槽,槽的上侧刻有几个字,但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汛期快来了,村里安排我们清理这条排水沟。上午8点多,挖掘机在深挖淤泥时,突然触碰到硬物,发出‘擦擦’的响声。我们用铁锹将淤泥挖开,下面竟然是一块刻有纹路的石头。”刘家村67岁的村民刘忠密告诉记者,他们几个人合力将石头移到草丛里,找来水冲洗了一下,发现石头上刻的花纹深浅不一,非常漂亮。“我们大体估摸了一下,它至少得一吨重。”刘忠密说。
村民疑是刘子羽墓碑头
“清初时,俺村出了个很有名的诗人叫刘子羽,他去世后就安葬在俺村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他的墓碑遭到破坏,碑身和碑头都没了影踪。我们怀疑这块石头就是刘子羽墓碑的碑头。”看到记者在拍照,十几名村民都围过来说。
“俺村很多村民都是刘子羽的后人,他不但文采好,而且非常讲义气。有次邻村一大户人家请人写了一幅匾,高挂在门楼上,原本匾上的字应为‘天下太平’,哪知那个‘太’字少写了一个点,成了天下大平。”刘忠密告诉记者,这户人家因此很丧气,恰巧刘子羽经过,他找来一支大毛笔,饱蘸墨汁后奋力投向十几米高的大匾,笔尖正点在“大”字下面,让它变成了“太”字。大户人家感激涕零,众人无不拍手称奇,他因此得名“神笔刘子羽”。根据记载,刘子羽是今黄岛区琅琊镇刘家村人,清初著名诗人,善书法,一生诗文颇多,存世的有《镜庵集》等
文物部门将进一步考证
昨天,黄岛区博物馆文物专家在仔细勘察后认为,这块石头应为清朝时期的碑头,质地应为石灰岩。“这件文物保存完整,上面镌刻的纹路也比较清晰。底下的那个槽,是用来盖在碑身上的。因为清朝各个时期的碑头设计差别不大,暂时难以确定它的具体年代。”文物专家介绍,这件文物对研究琅琊文化提供了实物,具有一定价值。至于它是否是刘子羽墓碑的碑头,因为缺少考据,目前还无法判断。对此,文物部门将组织人员做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