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营养丰富,经常食用还有抗癌防癌的功效。在岛城提起做粉条,胶州洋河镇大相家村的粉条就不能不说,在食品高度机械化生产的今天,大相家村粉条却始终沿用400年前的老法子,生产出的粉条透亮、劲道,受到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靠着网络等现代化营销手段,大相家粉条更是销到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始终不变的上乘质量让大相家粉条成为与胶州白菜、里岔黑猪同样驰名中外的胶州特产。
传承400年的老手艺成了宝 昔日救命粮今成发家粮
在洋河镇大相家村里,生活再好收入再高,村民的的饭桌上总是常年少不了地瓜这种主食。地瓜这种价格低廉的传统农作物已经是大相家村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因为它种植简易、耐储存、产量高,更是因为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是地瓜陪着村民们共同度过的。
年过六旬的村民相锡文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吃饭就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遇上丰收年的时候,一家人就能过上个好日子,除了自家的口粮外,还能拿一部分换钱改善一下家里人的生活,可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粮食减产,许多人家地里产的粮食连给自家人吃都不够。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唯一令村民们感到欣慰的就是地瓜了,村民们发现无论干旱与否,村里的其它粮食受影响,惟独地瓜的产量始终如一,因此遇到严重灾害年时,地瓜就成了村里人的救命粮。
如今,告别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地瓜又从救命粮变成了村民们的发家粮,成为制作远近闻名的大相家粉条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千亩地瓜田成村庄特色 “现在生活好了,镇上许多村子都已经看不到种地瓜的了,因为没有人再吃这东西了,可惟独在大相家村的土地上,你仍然能够看到地瓜在这里兴旺地生长着。”洋河镇的宣传委员告诉记者。在大相家村的地头上,村民老相正和老伴打理着自家的地瓜地,再有半个月这些地瓜就要出产了,老相告诉记者,他想趁这个时候多给地瓜松松土,期盼能有更好的产量。
大相家村村主任相波告诉记者,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周围的其它村子都已经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地瓜的种植面积大减,可大相家村的地瓜种植面积却逆势增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相家村的地瓜种植面积便维持在300亩左右,到现在村里已经有1000多亩地种上了地瓜,而这依然不能满足大相家粉条的生产需求,为此许多村民都到别的村里租地种地瓜。
“俺们这个村位置不显眼,可是要找俺们这个村可是一点也不难,你只要问问哪个村全是种地瓜的,保准没有第二个村。”相书记笑着对记者说。
做粉条离不开当地地瓜
经过长年的精心经营,大相家粉条具备了良好的口碑和不错的客户群,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正是扩大规模的好时机。但相书记表示要走这条路其实并不简单,不是因为资金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大相家粉条的生产原料——红薯身上。“我们也试过从外面进地瓜回来做,还尝试过用马铃薯做粉条,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想要做出最正宗的大相家粉条还得用我们当村这土生土长的大相家村地瓜。”相书记告诉记者,制作红薯粉条的第一步就是做地瓜淀粉,因为是祖上留下的老品种,大相家村地瓜的出淀粉率达到了20%至30%,从别的地方进了几十个品种的地瓜回来实验,结果出粉率都大大低于大相家村地瓜。因为这个客观条件的限制,大相家粉条的产量始终维持在每年50万斤左右,在供不应求的时候村民们也不敢冒着毁牌子的风险去扩大产量。“我们每年只能产这么多,再多产就保证不了品质,好不容易打出来的牌子如果因为这个毁了,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相书记调侃说,街头卖的喷香烤地瓜在相家村即使一分钱一斤都不会有人要的。
400年老手艺传承至今
为了增加产量,减少人工支出,大规模采用机械化生产代替人工,这种目前全球最为流行的生产模式,在大相家村却是行不通的。和400年前大相家村的祖先一样,400年后的大相家村村民们依旧在“固执”地沿用祖先们传承下来的老办法。相书记告诉记者,按照老办法,大相家粉条从地瓜到最终制成,要经历30多道工序,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
为了让记者了解最纯正的大相家粉条制作方法,相书记带记者来到村里的制粉大户相锡文的家里。相锡文介绍,大相家的粉条是这样制作的,首先是原料采集,收回来的地瓜经过清洗之后,在粉碎机中捣成浆,之后将捣碎的浆水引入大缸中沉淀发酵,沉淀8到16个小时之后,将大缸中上层的渣去掉,底下剩下的淀粉注入小缸中继续沉淀,之后用小箩将沉淀下的淀粉过滤一遍,再经过撇浆、兑浆进行三次沉淀。经过三次沉淀之后,淀粉已经没有任何杂质,将制成的淀粉放进棉布制成的布兜里,先淋水再晒干,3天之后就制成了这一个个的淀粉坨子。在老相家的大院里,记者碰巧看到已经制成的淀粉坨子,外表洁净如玉。
淀粉制成后再经过漏粉、煮制、冻粉、锤粉等近30道工序,才宣布一捆成功的大相家粉条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