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大沽河河鲜丰富 全鱼宴力拼海八珍

来源:青岛早报-- 2013-12-22 06:40:25 字号:TT

大沽河河鲜丰富 全鱼宴力拼海八珍

大沽河河鲜丰富 全鱼宴力拼海八珍

大沽河河鲜丰富 全鱼宴力拼海八珍

    防洪、灌溉、提供丰富的饮用水资源,绵延悠长的沽河为两岸的百姓保驾护航。除了给沿岸的百姓们提供一片生存的热土外,这条青岛人民的母亲河也毫不吝惜地给她的子女更多的馈赠。个大味美的海鲜是青岛人的骄傲,而因为离海较远等原因沽河沿岸的百姓难以品尝到美味海鲜,不过这里的人们却并不失落,只因家门口的河道中孕育着品种丰富的河鲜,近年来沽河河鲜的名气越来越大,因其独特的味道被人们称为“赛海鲜”。

     大沽河上鱼虾跳 老两口的渔家生活

    平度古岘镇龙虎山桥边,63岁的徐显军正和妻子耿桂欣在小沽河里捉鱼,野生沽河鱼就是由老徐这样的打鱼人一条一条地捕上来。在沽河出产的众多河鲜中,淡水鱼一直被沿岸百姓认为是最美味的河鲜,其次才是各种贝类。在河中捕了近40年的鱼,徐显军自信对于河中的每一种鱼甚至是每一个潮流都了如指掌。每天天还没亮,在村里多数人还在睡觉的时候,徐显军便和妻子拿着各种工具上路了。“河里只有那么多鱼,你起得晚了就被别人抓去了,那你靠什么吃饭啊。”徐显军告诉记者,这么多年里自己一直是村里出工最早的。从凌晨四五点到上午10点左右,这便是捕鱼的黄金时间。

    从徐显军的网兜里,记者看到这一上午老徐夫妇收获不少,草鱼、鲫鱼、鲢鱼……老徐掂量了一下,网兜里大概有40多斤鱼。记者看到在这些鱼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鱼,全身柔若无骨,表面极为光滑,颜色呈黄黑色,像泥鳅却又明显比泥鳅的个头大,像鲶鱼但又只有10多厘米长。这种有些另类的鱼被老徐当作宝贝。“这叫嘎牙鱼,以前河里很多,现在一共抓不上几条,拿到市场上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老徐兴奋地说。

    上午10时30分,收完最后一网,老徐坐在岸边歇息,老伴耿桂欣则在一旁收拾渔具,收拾完后老徐扛起渔具和老伴一起回家。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老徐两口子已过了近40年。记者观察到在整个捕鱼的过程中老徐很少让妻子干重活,对此老徐解释说让老伴跟着自己干这种活心里本就有些内疚,可他也没有其它挣钱的法子,和老伴一起干活的时候虽然嘴上不说,但他总是想多干一些,让老伴能多休息一会。“都是庄户人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现在这样俺感觉挺好的。”耿桂欣这个朴实的农家妇女笑着对记者说。

    不让后代无鱼可捕

    观察老徐所带的网具,记者看到这张直径约6米的网,每个网眼都挺大,只能捕到大一点的鱼,小一些的鱼则被放走。老徐解释称,这是为什么他捕了四十年鱼依然有鱼可捕的原因。“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用我们的话说就是 ‘不能干断子绝孙的营生’。”老徐告诉记者,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但在沽河的打鱼人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用绝户网,不干绝户活。

    如今,让老徐最担心的是这条不成文的规定正受到挑战。“现在有些人太急功近利了,拿‘迷魂阵’(一种特殊渔具)捕鱼,不管大鱼小鱼只要进了网就绝逃不出来。”老徐表示,如今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渔民能少一些急功近利,不要让后代们无鱼可捕。

    纯净湖水产出野生鱼

    想吃正宗的沽河鱼,除了到沽河内捕捞外,在与大沽河一脉相承的莱西湖里,同样有着可以让你大饱口福的野生淡水鱼。今年45岁的王德宝是众多销售莱西湖淡水鱼的商家之一。待在自家的鱼池旁,打理起满池子的淡水鱼。老王告诉记者,5年前他通过朋友介绍开始销售莱西湖淡水鱼,一开始他对这些鱼并不抱太大希望,只是单纯地想找个工作干,可慢慢地他发现因为纯净湖水产出的野生鱼出奇地受欢迎,现在他销售的鱼在城阳、胶州、平度等地都很受认可,借着这股劲如今已经销到了青岛市区。

    莱西湖鱼背上闪金色

    站在鱼池边,记者看到水里大大小小的鱼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鲜亮,甚至恍惚中有一股金光折射出来。对此老王告诉记者,这股金光并不是错觉,而是莱西湖淡水鱼就是这样金光闪闪。“这也是咱莱西湖淡水鱼的一个标志,鱼背上就是金色的。”从池子里捞出一条5斤重的大花鲢,老王一脸骄傲地告诉记者,莱西湖淡水鱼与沽河鱼一脉相承,因为水质优良污染物少,使得鱼儿单从外表上就要比浑水养出来的鱼好看。除了背发金光这个特点外,莱西湖淡水鱼还有几项特点是其它淡水鱼难以企及的,其一在口味上莱西湖淡水鱼土腥味很轻,不需要太多的调料去掩盖;其二在口感上莱西湖淡水鱼肉质结实,不易煮碎,咬起来带有弹性,口感鲜嫩。与莱西湖淡水鱼打了5年交道的老王认为掌握这几条基本就可分辨莱西湖淡水鱼的真伪。

    困难时期庆幸“有你相伴”

    沽河河鲜对两岸的人们意味着什么?与河鲜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移风店村民张美森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没有这沽河水,没有这些小河鲜,在那个粮食紧缺的时候我根本就挺不过来,不光是我恐怕一大帮人都挺不过来。”张美森感慨地告诉记者,在困难时期家里没有粮食的时候,村里人就到邻近的沽河中挖小河鲜,一是有了能够充饥的东西,二来大家还可以拿这些小河鲜换粮食,对沽河沿岸的百姓们来说,说这些小河鲜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也不为过。直到现在沽河河鲜依旧在源源不断地供养着沽河沿岸的人民,让张美森夫妇、徐显军夫妇以及千千万万的沽河百姓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